▲「智匯青年融四地」主題論壇線上交流。(圖/羅鼎鈞)

「兩岸漢服出行─當我們從古裝劇走出來」智匯青年融四地線上交流

【特記者陳麗慧/廈門報導】124日晚7時,由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廈門啓達台享創業服務有限公司主辦,思明區台胞驛站龍山聯誼點和福建省漢服文化促進會廈門分會協辦。

以「兩岸漢服出行─當我們從古裝劇走出來」為主題的第十二期「智匯青年融四地」(總第49期)線上討論會在騰訊會議成功舉辦。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華夏民族的一員,兩岸同胞都繼承了優良的中華傳統文化,當中就不得不提「漢服」文化,漢服全稱「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

漢服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就在近日「國際漢服出行日」中,台灣省台北市西門町街頭上,台灣青年們穿著漢服巡遊台北街頭,大力宣傳漢服文化,這也吸引了廣大台灣同胞關注。

因此本期「智匯青年融四地」論壇,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特別邀請包括西安文理學院關中書院禮樂文教部王少峰、福州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何嘉、中視漢傳(廈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天奇、雲來集文旅(廈門)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愷嘉在內的兩岸漢服專家,一同來交流討論兩岸漢服的復興與傳承。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秘書長羅鼎鈞擔任本次會議主持人。

圍繞本期主題,王少峰表示,漢服運動的興起並非偶然,是年輕人群體對於傳統文化的熱烈推動使然,動力源自於漢服文化自有的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

中國傳統文化的高級感最淺顯直觀可見的就是民族服飾,具有文化高度和美感的華夏衣冠值得所有中國人為之驕傲。他通過分享漢服設計中的細節之處闡述了漢服對於中國文化密碼的解讀之道。

他強調,向世界傳遞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美感是漢服文化復興的重要的意義,能夠目睹兩岸年輕人滿懷熱情向世界傳遞中國美好倍感欣慰與欣喜。

何嘉先是描述了穿著漢服的美妙感受,表示「認為自己是從古裝戲中走出來的人」是漢服愛好者的普遍共識,漢服作為傳統服飾體現出一種仙氣飄飄的美感。

他認為,當下兩岸年輕人在推動漢服文化活動過程中越來越精緻化,漢服文化活動中文化元素和節日元素愈發多元。

他強調,對於傳承千年的華夏文明,兩岸青年不能言棄,應該讓自己生命的每一刻與之聯繫在一起,這既是兩岸青年需要做的事情,也是漢服文化運動的發起目標。

 朱天奇介紹了自己參與漢服文化活動的經歷與感受,認為這是非常新奇的體驗。他提出,今年台灣西門町舉辦的漢服出行日活動充分體現出面對漢服文化的推廣與傳播,兩岸青年彼此心心相連。希望兩岸更多漢服愛好者團結起來,通過對漢服文化的推廣與傳播吸引更多的小夥伴加入共襄盛舉。

 黃愷嘉分享了自己身著漢服的經歷與感受以及自身對於漢服文化的觀察和對漢服文化未來發展的看法。

他認為,越來越多人欣賞愛好的文化最終會比較容易形成市場化的商業模式,漢服文化通過兩岸青年的持續鑽研,勢必會形成一個非常豐富的文化產業。

他強調,獨行則速,眾行則遠,一個人穿著漢服謂之奇葩,一群人穿著漢服則為奇觀,漢服文化的推廣,兩岸團結不可或缺。他呼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讓我們把它穿上身」。

 除了與會嘉賓帶來精彩的發言,在線觀眾也積極參與到了議題的提問互動中,觀眾提問涉及漢服日常化意義、華服漢服國服差異、敦煌坦領是否屬於漢服、崑曲衣著源流、宋制鳳冠霞帔、「山寨」漢服等多方面內容,與會嘉賓悉數作答,現場討論氣氛熱烈,凸顯兩岸青年及學者對於兩岸漢服的復興與傳承議題的高度關注。

其中,王少峰回答「山寨」漢服的問題是表示,往往一件事情的吸引力決定了它的複製性,正是由於漢服文化的吸引力和行之有效的傳播推廣工作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才會如影隨形出現眾多跟隨者。

對於漢服文化的全民關注,需要瞭解凡事有利必有弊,他呼籲商家在仿制漢服時不要因為急於逐利而忽略尊重原創,只有尊重原創才能保持漢服文化吸引力的正向發展與提升。

何嘉表示,海峽兩岸尤為關注大陸知識產權保護和侵犯這個問題,希望相關部門的管控重心放在對侵犯知識產權不良商家的管理和處罰上,而不是將矛頭指向身著漢服熱愛傳統文化的消費者。

他提醒漢服文化愛好者在推廣傳播漢服文化時切記不要妄言自己的優越感,即使從事偉大的事業,並不意味著天然比他人高貴,而是應該虛心求教查閱資料彌補自己的不足,在潛移默化中傳揚文化的偉大。朱天奇表示,通過漢服這一交流載體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是熱愛漢服帶給自己的最大收穫。

全國各地的漢服文化活動讓自己看到兩岸同胞在很多相同的時間點上致力於漢服文化的傳播令人感受到血濃於水的親情,漢服文化彰顯的文化高級性也讓兩岸青年對於華夏文明傳統文化感到自信爆棚。

黃愷嘉提出,希望大家給漢服愛好者,尤其是剛入門的小白們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如果遇到穿戴不匹配的情況應該善意的提醒而非強烈的批評。

會議最後陳詞總結環節,王少峰寄語兩岸青年: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著我漢家衣裳,興我禮儀之邦。

何嘉提出,希望在兩岸青年的攜手努力下讓漢服文化綻放出千年不滅的光芒萬丈。

朱天奇表示,希望兩岸青年加入漢服愛好者的溫暖大家庭。

黃愷嘉認為,希望大家把漢服的精氣神穿出來,砥礪自己,善待別人,希望兩岸青年因為漢服文化聯結起來的情誼能夠永久延續下去。

 通過簡短的2小時線上交流活動,150余名兩岸人士匯聚一堂共議兩岸漢服文化的復興與傳承議題,以實際行動推動兩岸漢服文化交流,為促進兩岸文化融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推出的「智匯青年融四地」主題論壇,作為與「兩岸有話說」和「兩岸青年說」同步進行的兩岸交流系列活動,主要特點是以匯聚兩岸青年智能共融四地為目標,進一步凝聚兩岸青年共融共進目標,增進兩岸青年面向兩岸關係認識,鼓勵兩岸青年討論交流發表多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