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株櫻花,亭亭玉立於謝東慶茶園蜿蜒起伏的十里山道兩旁。「許多地方有櫻花,但是,每年春節剛過,只有在這裡你才能看到艷麗櫻花與青翠茶山融為一體。」年逾花甲的台灣茶農謝東慶自豪地說。在全國29個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之一的閩西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他擁有千畝櫻花茶園。
25年前,謝東慶在大陸苦苦尋覓一年後,來到永福。他欣喜地發現,這裡的地理、氣候、土壤條件與台灣茶葉主產區阿里山相似,甚至語言、風俗和文化也相近。
「台灣茶的新大陸」謝東慶馬不停蹄,在永福種下台灣軟枝烏龍茶。此前數百年,永福以高山花園聞名遐邇,但從沒有種過茶。
幾年後,謝東慶制出永福高山茶。他堅信自己的茶可與台灣高山茶媲美,許多台胞深以為然,其中就有創辦兩岸最大的茶葉企業天福集團的李瑞河。
2000年,這位茶業大亨偶爾在福州喝到謝東慶的永福高山茶,覺得與台灣高山茶伯仲之間,難分高下。震驚好奇之余,他輾轉來到永福,眼見為實,從此與永福結下不解之緣。
謝慶東的成功,引來眾多台灣茶農。他們跨過海峽到永福開闢新茶園,迄今創辦茶企48家,種植面積5.5萬畝。
「永福已成為大陸最大的台灣高山茶生產基地。」60歲的李志鴻說。他的鴻鼎公司擁有2400多畝茶園,堪稱兩岸最大的台灣高山茶生產商。
在永福,台農茶企的茶園面積動輒數百上千畝,大大超過在台茶企的規模。「事實上,世界上種植規模最大的10家台灣高山茶企業不在台灣,都在永福。」李志鴻說。
祖籍永福的李志鴻原是古玩商,過去常跟父親一道回鄉探親,支持公益,幫扶鄉親。2004年,他創辦自己的茶企,希望用更具建設性的方式,回饋家鄉。
「高山茶是台灣精緻農業的精華,我們一直努力將台灣先進的農業理念、技術和管理模式與大陸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廣闊的市場結合起來。」李志鴻說。
永福台灣茶農引進了大量先進適用、生態環保的設備技術,令當地農民和政府官員大開眼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給茶樹根澆灌「豆漿」。
「豆漿是中國人的健康美食, 我們的茶樹也喝。」李志鴻說,茶樹喝的「豆漿」同樣通過黃豆發酵而來,有助於改良淨化土壤,增加茶葉嫩度,延長茶葉採摘期,提升茶葉滋味和香氣。
這道「大菜」,李志鴻的茶園每年要「喝」10次。此外,他一年到頭還給菜樹提供各種「美味小吃」:內蒙古的羊糞,湖北的花生粕,永福鎮裡做豆腐後剩下的豆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我們追求可持續發展和長期效益,我們的努力已開始得到回報。」李志鴻說。鴻鼎公司的展示大廳突出展示著28張來自歐盟、日本、台灣和大陸的農殘檢測報告。「我們做的每一批茶葉都通過各種嚴格的農殘檢測。」
然而,台灣茶農仍面臨一些有待努力克服的難題。「我們台灣茶農善於種茶做茶,但短於推廣銷售產品。」身兼台商聯誼會會長的李志鴻說。
嫁接台灣農民產銷合作社經驗是有效的出路之一。謝東慶說,在政府的支持下,台灣茶農將進一步強化茶葉產銷專業合作社的功能,做好品牌宣傳、產品分級、評茶賽茶、市場營銷等。
去年以來,面對疫情的影響,李志鴻對渡過難關充滿信心。他盛贊國家出台扶持農民的22條優惠政策,這些政策,使來創業園投資興業的台灣農民解決了資金等一系列問題,「自然在台灣農業界引起轟動。」
李志鴻迄今已投入上億元,數倍於原來計劃的投資額。為此,他需要通過抵押林權證和茶樹等,從當地銀行取得貸款近年來,隨著台灣茶在永福生根結果,台灣茶農和當地政府齊心協力推進農業休閒旅遊,這也是大陸起步較遲、台灣高度發達的領域。
謝東慶2000年最早在永福引種櫻花。此後,台灣茶農和當地政府種植了10萬多株櫻花,品種多達42種。每年2月至4月,大紅、粉紅、白色櫻花相繼綻放,美不勝收。
「太漂亮了。你只有親自來看一看,才知道有多漂亮。」謝東慶說,「我新規劃的茶園如今成了人間仙境。吸引了中央台等很多媒體前來採訪。」
台灣茶農來說,美麗永福不僅是商業訴求,更是家鄉情懷。「台灣烏龍茶源自福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是帶台灣烏龍茶回家。」李志鴻說。
今年62歲的林勇1997年來到永福,先是在謝東慶的台品公司做主管,5年後自立門戶,創辦了勇福公司,還讓在台灣的大兒子前來幫忙。有趣的是,父子倆都娶了當地女子,在永福成家立業。
「我每年在永福呆11個月左右,真的成了當地人了。」林勇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投稿人:廈門日報記者石雯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