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啟臣召開「台灣光復75年研討會」,以此強化國民黨與台灣的關係,遭獨派團體抗議。(圖/文傳會)

列舉台灣光復四項重大意義 江主席:重省歷史、和解共生

中國國民黨主席暨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董事長江啟臣今(22)日上午出席「臺灣光復七十五週年研討會-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足跡」。主席表示,國政基金會邀請了幾位長期關注台灣局勢的專家學者們,包括前臺灣省政府主席趙守博、前立法委員帥化民、臺大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黃克武等人,一起從社會、文化、經濟、安全、政治等不同角度切入,討論台灣光復節的相關議題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相信,今日研討會,能讓大家重溫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連結,並對這個連結及未來有全面深入的探討與啟發。

江主席致辭表示,從他小時候一直到2000年前,台灣光復節是每一年不論政府、民間、學校團體都會紀念、慶祝、畫國旗的日子。曾幾何時這個歷史、日子,對很多人來說都越來越陌生,他很訝異國民黨決定辦理研討會、音樂會、線上歷史文物展等光復系列紀念活動好熱鬧,執政黨就開始不斷抹紅成「與對岸隔海唱和」?今日獨派又來抗議。主席表示,「有時候覺得很好笑」、「你要台獨去找蔡英文,要捍衛中華民國來找我」。他認為由此可見,有些人是多麼害怕來談台灣光復這個日子,多麼害怕去談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這些害怕來談的人背後在想的就是消滅中華民國,想消滅中華民國的包含對岸,主席質疑:「名為台灣國,卻跟阿共仔做同款事情?」對於中國國民黨來講,對於中華民國來講,台灣光復這個日子有著重大的一些歷史意義,代表的不僅是二次大戰的結束,不僅是一個殖民時代的結束,台灣光復這一天對很多當時的台灣人、當時被日本徵招去當軍伕的台灣人,甚至當時日本派來台灣的人,以及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都有很多不同的意義存在,其實值得我們去探討,更重要的是把當時的歷史真相還原。

江主席強調,他今日是懷著慎重感恩的心情來參加這場研討會開幕,當時的歷史情景、場景大家從資料都可以看見。他認為,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切入,台灣光復都是一個寓意深遠的日子,近年來隨著光復節取消放假,民進黨政府不太在乎,台灣社會也逐漸淡忘其歷史意義,這樣的演變實在令人感到非常遺憾。國政基金會辦理75週年研討會除了緬懷當時二戰、抗戰犧牲的無數軍民同胞外,更希望喚起社會各界重新審視台灣光復的意義。

江主席指出,他認為台灣光復至少有四項重大意義與影響,不可磨滅:

一、台灣人在法律上不再是「次等公民」。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人與日本人在法律上其實有不同的權利與義務。在台灣的日本人自稱「內地人」,適用日本的「內地法」;台灣人為「本島人」,必須遵守總督的行政命令,亦即控管殖民地的「外地法」,這是一個差別待遇。台灣光復後,依循中華民國憲法,台灣民眾成為中華民國國民,享有憲法上賦予的:人人平等的權利與義務。

以「教育權」為例,日本殖民時期雖然喊出「內台共學」的口號,但實際上維持台籍與日籍學生的差別待遇。台灣人只能讀程度較低的公學校,中學以後也是以技職教育為主。即使少數能上大學的台籍菁英,也只能讀理、工、農、醫等領域。主席的阿公、爸爸都剛好經歷過這個年代,尤其阿公的年代講日文,儘管他很聰明、厲害,也不可能成為社會上的菁英,因為從教育上的選擇都會受限,就是一個歷史事實。

對比之下,光復後台灣先後實施六年、九年,到現在十二年的國民義務教育,健全各級教育制度與規模,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受完整教育,因此即便三級貧戶之子,都有機會當總統。

二、台灣得以擺脫「殖民經濟」格局,發展自身產業

日本殖民年代,台灣的經濟產業有一定的發展,但整體不脫「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格局,主要仍是以台灣的資源、人力來成就日本「殖民地經濟」跟戰爭補給模式。這些史實,近來有時卻被刻意美化甚至忽略。

台灣光復,終結了「殖民經濟」的過去。中央政府來台後,以孫中山思想為基礎,轉而發展以台灣自身為主體的產業經濟,從1950年代起,「進口替代」、「加工出口」是第一波經濟起飛;1970年代遇上兩次石油危機,推出十大建設、十二項建設等其他重大建設來擴大內需,帶動經濟產能;1990年代全面面對全球化壓力,推動自由化、國際化,甚至後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這些絕對與過去殖民經濟是完全不一樣的發展格局、模式。

三、台灣得以走向「政治民主化」

1920 年代,蔣渭水組織台灣文化協會,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這之中發生一個插曲,上週主席於台中豐源參加同鄉青年謝文達:「首航百年:台灣第一飛行家紀念展」,他是第一個接受日本飛行訓練,第一個開飛機上天空的台灣人,他在1920年開著飛機到東京撒下十萬份請願運動傳單,傳達「台灣要民主」的訴求,這是當時台灣人爭取民主的開始。

到了1935年,台灣終於出現地方議會,半數議員仍為官派,民主只做了半套。直到光復後回歸中華民國,在憲法保障與執行下,雖然當時因為動員戡亂,一些中央層級還沒開放民選、直選,但光復隔年台灣就首度舉辦了鄉鎮市區代表選舉,甚至包括村里長選舉;1947年、1948年,台灣分別舉辦了全國國大代表、立法委員的選舉。1950年,台灣人就開始選縣市長、縣市議員,這是落實在地方政治上的民主化。

江主席表示,大家常說以前威權時代民主化是解嚴後才開始,事實上從光復以來,台灣人就一直享有高於日本時期的民主權力;只有在中央層級,因動員戡亂而受限,必須等到1991年後,1996年更啟動總統直選,締造華人世界的民主奇蹟。

四、光復就是台灣與中華文化的重新連結

日本殖民後期在台灣力推皇民化運動—包括更改姓氏、限制原本語言使用、推廣日本的神道教等。光復後推翻上述政策,民眾開始恢復原本姓名,用原本的中文思考、書寫;各種民間信仰、傳統民藝也可重現。台灣人得以與自己的祖先傳承下來的精神與文化傳統,重新連結。

中華民國在中國國民黨領導下,獲得對日抗戰的勝利、光復台灣,這是不可抹滅的事實。光復以來逐漸落實憲法中平權的理念,建設台灣的經濟、推動民主化、發揚中華文化,再加上數十萬捍衛台澎金馬的國軍,保障了台灣的安全與台海的和平。

江主席強調,台灣光復的日子意義多元,目前僅列舉四大項,對於不同世代背景、當時不同身份的人絕對有不同意義,不應被完全窄化到某個層面、領域的解釋,更重要的是應該讓史實還原。大家都很清楚,光復以後在國民黨主政下,國民黨努力建設台灣成三民主義「民有、民治、民享」的模範,當時兩岸還是對峙,所以如何把台灣建置成能與對岸對照非常重要。

江主席表示,對於台灣光復後的種種,在民主化的台灣,我們理應有更自由寬闊的空間,去重新凝視歷史,促成不同族群、不同視角的對話。他也深信,唯有還原戰爭的殘酷真相,看懂不同族群記憶中的悲歡離合,台灣才能真正找到和解共生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