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實際使用外骨骼機器人設備,學習正常步態行走練習。

外骨骼機器人—帶來行走新希望

【記者鄭銘德/新竹報導】60歲的林先生跟往常一樣外出上班,工作中不慎被重物砸到背部造成下半身雙側膝蓋與腳踝無法動彈,以及大小便失禁,於他院就醫,他院醫師判定:「應該是重物壓迫造成的組織水腫,等水腫消退就能恢復功能。」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下肢力量並無好轉,一個月後遂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求診於骨科部蘇盈豪醫師。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脊椎骨折合併脫臼且有脊神經受損,隨即安排手術治療。術中神經探查發現,支配腳踝的神經已斷裂,蘇盈豪醫師便向林太太與媳婦解釋:「控制腳踝的腰椎神經已斷裂,且錯過治療黃金期,未來腳踝部分的肌力恐無法恢復」。

林太太回想起這一段說:「當時她與媳婦兩人是崩潰地哭著走出開刀房的…」。術後一週轉到復健病房繼續復健治療。在復健部陳虹彣醫師、楊順如專科護理師、楊榮真物理治療師、劉伃書職能治療師與4B護理團隊細心照料協助下,經過一個月積極復健後,其膝蓋部分肌力逐漸改善、動作功能漸漸恢復甚至連尿管都能順利移除,雖然出院時只能在旁人協助下勉強站立,但是林太太臉上堆滿笑容,非常感謝新竹臺大分院醫療團隊的照護。

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林樞寰醫師表示,獨立行走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功能,喪失此能力會對病人、家庭造成嚴重的影響。許多神經方面的疾病會造成肌肉無力、肌張力異常、本體感覺喪失及平衡障礙,進而影響病人行走能力,例如:腦中風、腦外傷、脊髓損傷、腦退化性疾病…等。根據文獻上的研究報告顯示,最有效的復健治療是要早期介入、主動參與、多感官刺激、強度要足夠、反覆練習、且要以目標訓練為導向。好比要寫一手好書法,從基本的筆劃開始,到字體的書寫,需要紮紮實實不斷的練習,無法投機取巧的。傳統的復健治療主要由治療師進行,很多肢體癱瘓嚴重的病人,要早期施行站立行走訓練是不容易的,且病人往往在治療結束後,回到病房就難再繼續練習,因此練習的次數明顯不足。

林樞寰醫師說明,為提升治療品質,近期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特地引進一台新的機器輔助行走復健治療設備,此設備是一台高科技的機電整合步態訓練系統,其延伸外骨骼的踏板,在病人膝蓋、髖骨與腹部提供穩定的支撐,建立步態訓練與抗重力肌肉訓練雙重治療機制。希望藉由機器輔助行走訓練設備,讓病人可以及早進行重複而精準地步態練習,將步態訓練帶往自動化模式,提升病人行走相關的能力,亦可減輕治療師人力與體力的負擔,擴大醫療資源效益。

復健部楊榮真物理治療師表示,依據醫學文獻的研究發現,經由傳統復健運動治療再加上機器輔助訓練比單獨傳統復健治療更能達到獨立行走目標。希望能透過復健運動訓練後,輔以自動化行走訓練模式,經由視覺與本體覺的回饋,促使神經肌肉重新再教育,讓病人在安全無虞之情況下,及早啟動步行練習,提升個案的自信心。

林樞寰醫師說明,出院後林先生仍繼續接受門診復健訓練,在楊榮真物理治療師的安排下,藉由機器輔助行走復健治療設備的訓練後,目前可以在復健治療室中,雙手扶著平行桿緩緩地自己移動腳步了,林先生開心地表示:「該設備讓他重新體驗走路的感覺,對自己病情的恢復也充滿盼望,感謝新竹臺大分院醫療團隊的協助,使其心中的陰霾一掃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