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26日邀集經濟部何晉滄次長、水利署賴建信署長及王藝峰副署長、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長張稚暉分署長等單位共同現勘;藉由整體規劃改善水域周圍環境。(江啟臣服務處提供)

改善水域環境打造「水漾樂活」城市 江啟臣現勘旱溪、大甲溪、頭汴坑溪、草湖溪

【特派記者陳世宗/台中報導】大臺中地區幅員遼闊,由多條溪流貫穿其中,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然而由於缺乏整體性規劃,部分地區雜草叢生,屢生民怨;加上水岸兩邊的住宅日益密集、居住人口增加,對公共空間、休憩用地及環境改善需求也提高。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26日邀集經濟部何晉滄次長、水利署賴建信署長及王藝峰副署長、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長張稚暉分署長等人,以及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建設局等單位共同現勘,期盼藉由整體規劃,改善水域周圍環境。

一行人考察行程,前往位於旱溪水源頭的豐原,以及中、下游北屯區、東區,也現勘大甲溪、頭汴坑溪、草湖溪等流域,針對高灘地規劃共商研議,除江啟臣副院長及麥玉珍委員全程參加,包含羅廷瑋、黃健豪委員都出席考察。臺中市議員邱愛珊、林碧秀、江和樹、林霈涵等人參加。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26日邀集經濟部何晉滄次長、水利署賴建信署長及王藝峰副署長、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長張稚暉分署長等單位共同現勘;藉由整體規劃改善水域周圍環境。(江啟臣服務處提供)

江啟臣指出,豐原著名地標中正公園一旁就是「旱溪水源頭」,河道整潔、乾淨、美觀很重要,否則容易孳生蚊蟲;且中正公園是豐原人的在地回憶,許多家庭到公園休憩運動,盼在不影響河道疏洪功能下,加強清理頻率,維護環境清潔。

水利署賴建信署長表示,有關旱溪河道雜草問題,將檢討除草效率,朝每月1次來努力,「旱溪水源頭」的部分也將規劃自然砌石工法進行河岸保護,並成立工作坊,在融合地方意見的前提下推動公私協作方案,優化旱溪水源頭景觀環境。

江啟臣說,旱溪沿途流經臺中市內7 個行政區,超過 113 萬市民都住在沿線流域的行政區內,如此重要的溪流卻缺乏整體性規畫,非常可惜。一整天的考察行程從旱溪頭看到旱溪尾段,一路上聽見的是民眾殷切期待改變的心聲,希望水利署與中市府,將旱溪南陽橋至金谿橋段整治當參考,分階段規劃改善計畫,並在不影響河道疏洪功能下,加強清理頻率,透過自然工法整治高灘地平台,覆蓋植被,重新營造自然生態,讓民眾可以在安全、自然環境下親近水源,並有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營造「水漾樂活」的生活環境。

經濟部何晉滄次長指出,水利署會全力滿足地方需求,不管是除草、綠美化,或是景觀規劃都會努力推動。

江啟臣認為,頭汴坑溪十九甲側,鄰近匯入大里溪區域,目前堤岸上已有遊憩設施,而堤內高灘地形平整、面積大,鋪設短草草坪綠化,增加環境維護次數,避免蚊蟲、蛇類出沒,增設步道,既能讓民眾休憩散步,也不影響防洪效果。至於草湖溪自行車道高灘地旁,目前已有壘球場、籃球場、槌球場等,但鄰近區仍然雜草叢生,民眾活動總遭蚊蟲滋擾。

江啟臣強調,地方盼水利署能整治清潔,增設水岸步道,至於規劃停車空間,則請市府水利局、交通局等單位儘速規劃,由水利署撥用土地,落實建設,才能因應日趨增長的活動人口數。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張稚暉分署長表示,根據地方政府的需求河川分署都會全力配合,在不影響安全性與法規限制的前提下,提供居民舒適的使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