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李月。(圖/中評社)

李月:新格局下兩岸共同市場應有五大內涵

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李月在首屆兩岸共同市場海河論壇上發表觀點,她認為,實現兩岸合作模式的創新,推動兩岸經濟合作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需要通過兩岸共同市場的構建來實現。

新格局下兩岸共同市場應有增進要素流動、打破內部壁壘、進一步落實同等待遇、逐步提升政策協調、注重數字經濟的合五大內涵。

李月指出,新格局下兩岸共同市場應有以下內涵:

一是增進要素流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合作模式,首先需要資本、勞動、技術等要素的充分流動,這是完善原有國內產業鏈的基礎。

二是打破內部壁壘。兩岸共同市場的構建,除了要以兩岸資源的充分流動為基礎外,還需要各省市壁壘的破除,才能夠有利於要素的流動、提升創新力。

三是進一步落實同等待遇。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關鍵之一在於人才的運用,進一步落實同等待遇是吸引台灣優秀人才落地祖國大陸各區域的有力保障。

四是逐步提升政策協調。在當前的兩岸關係下,雖然宏觀政策協調受挫,但是在微觀企業層面,和中觀產業部分,兩岸可以盡可能地加強協調合作,推動產業融合的深化。

五是注重數字經濟的合作。數字作為未來影響經濟增長的新要素,必將影響未來的供應鏈、產業鏈的發展,衍生出一系列新業態,也是未來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領域。

李月結合雙循環的新格局,在兩岸共同市場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一系列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制度安排:

(一)創新機制推動要素流動

   逐漸消除兩岸之間的要素流動障礙是促進兩岸交流、深化兩岸合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新形勢下,推進兩岸要素流動應在兩岸共同市場的框架下,結合當前大陸著力打造雙循環的新格局,提出新機制、新舉措。要以大陸廣袤的市場與充足的資本為驅動力,吸引台灣優質資源融入大陸新格局。

(二)消除大陸內部壁壘

內循環的最大障礙是由於地方保護主義導致的市場分割與要素流動成本過高。使得一些企業,包括在大陸的台資企業,不願意進入大陸市場,而捨近求遠轉向國外市場。

事實上,這些企業既然能很好地融入國際產業鏈,也可以嵌入國內大循環,打通由外循環到內循環的道路,關鍵就在於降低國內區域之間的流動性壁壘。

這也是「十四五」期間大陸工作的重點。因此,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可著重選取外循環表現優異的台商,幫助其打破進入內循環的壁壘,發揮在內循環系統中的外溢作用。

(三)繼續落實同等待遇

在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過程中,人才的因素尤為重要。兩岸共同市場也必將重視人才與勞動力的流動與融合,為兩岸人才的深度合作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

可考慮在共同市場的框架下,特別設置人才融合發展機構,進一步豐富、完善台灣同胞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同等待遇,在新格局的框架下發揮重要作用。

(四)注重數字要素合作

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文件中,兩岸共同市場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因此促進數據要素的流動是共同市場制度安排在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要求。

促進數字貿易發展,首先兩岸應在數字貿易的規則和協定統一標準,具體要在數據安全、數據保護、數據自由流動三個方面實現規制融合。其次,是要搭建兩岸跨境數據流動平台,實現數據要素流動自由化和數據共享與協同治理。

最後,兩岸可以通過數字產業領域合作攻關核心數字技術,憑借數字產業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五)合力打造消費中心城市

擴大內需,是內循環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也是我們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重要一環。其中,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大陸為此提出的重要舉措。台灣地區在消費的環境打造、完善消費供給體系、探索新的消費提升機制方面都有著優勢與經驗。

可以由大陸的區域層面入手,各省市加強與台灣地區的合作,構建立體網絡式的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