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陳世宗/台中報導】因為公車駕駛荒,台中市公車脫班問題層出不窮。為鞏固尖峰時段班次穩定發車,交通局近來就高度重疊或替代路線進行微調、減班,但是長期以「公車駕駛缺工」的理由搪塞台中公車不準時、脫班的情形,讓很多民眾實在不能接受。市議員楊大鋐要求市府交通局應重新檢討重疊路線,並且評估調整運價。
楊大鋐說,台中市為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歷年所補助的預算,諸如市區公車免費乘車優惠、市區公車轉乘優惠以及市區公車票價上限差額補貼等,每年編列預算平均約落在23至28億左右,110年28.2億、111年24.9億、112年23.9億,與其他縣市相比台中市的政策最優。
查台中市公車的月運量,112年度月平均運量為685萬餘人次,108年平均運量為1,114萬餘人次,差異429萬人次。近來因應疫情解封,運量人次相較110、111年雖有明顯提升,但是運量仍然低迷,什麼原因?
楊大鋐說,因為公車持續的減班,導致民眾對本市公共運輸越來越沒有信心而不願意搭乘。顯然因為找不到司機,降低了民眾搭乘公車的意願,這對於我們推動大眾運輸造成很大的傷害,也造成即便市府每年補助那麼多錢,這些錢卻無法產生效用,長期下來唯恐變成一種不經濟支出。
楊大鋐表示,為招募公車司機,台中市大眾運輸營運環境需要深刻檢討,如公車司機的薪資條件不佳以及業勞動環境血汗,導致大車駕駛紛紛轉往貨運業、遊覽車就業。反觀其他縣市為解決公車營運困難,也有透過提高運價以及補助補貼駕駛薪資,對此,他要求交通局應去評估是否進行調整。
楊大鋐強調,台中市108年核定路線有234條、駕駛員1640人,112年截至7月底核定路線261條、駕駛員1375人,令人質疑台中市一昧開闢公車路線、似未有檢討既有路線的營運效益以及逐年下滑的駕駛人數,導致台中市開闢很多路線,卻沒有足夠的駕駛員可以維持各該路線穩定發車;加上很多公車熱門路線不僅重複性高、時間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