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今天啟用教學空間

為國儲才 台北政經學院「入厝」招生 培育通曉全球地緣政治人才

【記者鄭銘德/新竹報導】國立清華大學台北政經學院(TSE)今天舉辦教學空間啟用典禮。院長陳添枝表示,俄烏戰爭爆發後,國際政治已成為企業經營的最大風險因素之一,且是最難控制、無法預防的風險;台北政經學院在此關鍵時刻,將回應產業需求,致力培育熟悉地緣政治及經濟的人才。

台北政經學院目前正展開111學年度招生,政治經濟碩士班預計招收45名學生,分為「亞洲政經」、「全球政經與亞洲」、「經濟發展」3 個學程,外籍生與本國生比例設定為7:3,採全英語授課。預計兩年後將招收博士生。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表示,清華擁有雄厚的科技基礎,是全球華人界唯一培育出3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大學;當前世界所面臨的重大政治經濟危機,無一不牽涉科技,如糧食、環境、能源、貿易戰、甚至流行疫情皆如此;人類社會尋求永續發展,必須結合政治經濟及科技領域一同努力。

賀陳弘說,清華大學堅實的科技背景是培養新世代一流政經人才的最佳搖籃,「未來世界的地緣政治與經濟發展越來越複雜,需要的是能夠結合政經與科技、跨界求解的人才,這也是學術與教育全新的挑戰。」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表示,孕育台北政經學院的過程長達十年,如今終於夢想成真,正是雲開見月明的新階段,「希望台北政經學院為台灣、為世界、為人類未來面臨的挑戰培育人才、做好準備。」

陳添枝為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行政院經建會主委、國發會主委及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在清華大學力邀下,出掌台北政經學院院務。

陳添枝分析指出,台灣50年代以發展工業為主,大學及工專在此階段回應產業需求,培育了許多工業人才;之後產業發展轉為出口導向,有些企業自創品牌,學界也跟進成立商學院、開辦企管碩士班(MBA),以培育商管人才;時至今日,產業發展已走向第三階段,更需要跨領域的國際政治經濟人才。

陳添枝舉例,台積電今年初開出3百萬高薪,徵求熟悉美中台三邊關係、專精政治經學的「商業情報分析師」,就是台灣企業邁向國際化的指標。新竹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的重鎮,「除了培育科技人才,我們更希望培育可以幫台灣企業處理國際政經難題的人才。」陳添枝強調。

陳添枝也提到,政經人才難以大量培育,主要因為它對知識廣度、深度都有極高要求,包括對各國歷史、文化的深入理解,「要了解俄羅斯的政治情勢,最好有俄國籍的人才可用。」因此,台北政經學院也積極向海外招生,第一屆入學碩士生就包括來自印尼、荷蘭及蒙古的外籍學生。

陳添枝表示,在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的支持下,學院也得以突破公立大學的薪資限制,延攬國際名校大師授課。目前師資陣容包括美國華府四大名校之一的美利堅大學特聘教授、國際政治專家何志亞(Amitav Acharya)及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講座教授王平等多位大師。

台北政經學院首屆碩士生何佳樺擁有牛津大學化學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的亮眼學經歷,是美商安美睿生技台灣分公司營運長,因有感於工作上需要更多的政治經濟知能,決定重回母校清華大學進修。

何佳樺曾參與新冠肺炎快篩試劑臨床試驗的規劃與執行,「如果只有科學工具,並不足以控制疫情。」她說,科學與政治應有更好的橋接,加入公共政策及經濟工具,防疫才能成功。她在台北政經學院課堂上聽美國史丹佛大學、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名師授課,還與曾留學俄羅斯的外籍同學討論俄烏情勢,收穫良多。

台北政經學院的課程是研究所層級,但都開放清華大學人文社會與其他系所及台聯大系統的同學一同選課,有些課程的修課學生已高達80人,可見這些大師課程有多受歡迎。「國際交流不一定要我們出去,讓外國人進來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何佳樺說。

今天的啟用典禮嘉賓雲集,台聯大系統總校長陳力俊及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院長林本堅等多位師長參與。中研院士王汎森及清華大學科管院前院長史欽泰今天也以台北政經學院院發會委員身分出席致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