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揆出席2024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開幕式 公私協力 打造韌性臺灣

陳揆出席2024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開幕式 公私協力 打造韌性臺灣

【記者張玉泰報導】開幕式的開場是由暨大甘美朗跨界樂團開啟序幕,指導老師林幗貞表示,甘美朗是南島文化極具代表性的儀式音樂,而台灣是南島文化的起源,埔里是台灣的中心,暨大的甘美朗樂團則由來自台灣原、漢、香港、中南美洲等地的學生組成,且今天的演出的曲目特別結合了台灣原住民的口簧琴,這正代表了「合作」才能永續,族群融合、自由多元,正是台灣可以堅強韌性屹立於世界的原因。


行政院長陳建仁致詞時指出,埔里是台灣韌性的最好代表,因為1999年921震災造成5萬多戶房屋全倒、5萬多戶毀損,死亡人數達2,000多人,在這樣艱辛困難的情況下,透過大家的力量重建埔里,堪稱民間志工元年,此次再次來到埔里,可以讓大家回想起,國家、社會需要團結才能展現韌性。

他還說,因為921地震帶動的民間志工力量,在民間、政府努力下,台灣韌性不斷增加,歷經2016年0206台南震災、今年0403花蓮震災等災難,都能展現韌性,越來越能適應這些災害的衝擊,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共同合作。


陳院長說:「這也就是我們從災難中學習,實際上,社會創新最重要的就是怎麼樣從草根的力量,大家結合在一起,然後大家願意為故鄉、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甚至為這個區域做更好的保護。」本屆峰會的主辦單位「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921震後社區重建營造,並協助在地生態復育,與文化產業推廣,吸引人才返鄉發展,展現社會創新思維,將埔里打造為宜居城鎮,傳播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陳院長指出,今年高峰會的主題為「韌性亞洲」,邀請來自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12個國家,超過百位國內外講者,從「經濟韌性」、「社會文化韌性」、「環境韌性」三大主軸進行討論。

同時,今年更首度邀請多元民間宗教團體代表,分享過去在面對天然災害時,宗教信仰是如何發揮安定人心,與故鄉再造的韌性力量。近年來宗教團體也運用多元創新模式,參與社會公益事務,充分發揮宗教信仰的社會影響力,體現「行公義、好憐憫、長存謙卑的心」的精神。


作為地主的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武東星表示:暨大作為台灣社會與埔里大家庭的一員,暨大一直期許自己成為一個「韌性」大學,無論在太陽能光電轉換、汙水處裡、環保永續,暨大都期許自己成為表率,也透過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將成果與社區分享。

此次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作為高峰會合辦單位,很榮幸成為了台灣向國際彰顯永續實力的重要舞台,期待著持續看到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在這裡分享智慧、凝聚力量,為促進亞太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