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永續與韌性文化資產國際論壇」開幕大合照

2024永續與韌性文化資產國際論壇 打造永續福祉與文化韌性

【記者張玉泰報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舉辦「2024年永續與韌性文化資產國際論壇」,邀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TICCIH)代表及國內文化資產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文化資產面臨未來挑戰的永續及韌性。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開幕致詞(圖/文資局)

文化資產局局長陳濟民於開幕致詞表示,每年ICOMOS都會透過「文化紀念物及歷史場所國際日」提出最迫切需要關注的文資議題。「2024永續與韌性文化資產國際論壇」呼應今年的主題「威尼斯憲章視角下的災難與衝突」,希望整合各國際組織及臺灣專家學者的經驗,不僅反思近期災害及氣候變遷的影響,更進一步探討文化資產在這些挑戰中展現的韌性,在日新月異的世界中持續與人們產生共鳴,促進整體文化永續。

由左至右為王淳熙副教授、黃舒楣副教授、傅朝卿榮譽教授及黃貞燕副教授(圖/文資局)

在第一場次中,成功大學傅朝卿榮譽教授回顧威尼斯憲章新舊並存的精神,並彙整多樣國際案例,翻轉修舊如舊的保存觀念,提出以韌性、人性及創新為基底的文化遺產再造新美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詮釋及呈現中(UNESCO WHIPIC)研究組主任Sujeong Lee於「誰來解釋、為誰解釋」、「解釋什麼」和「如何解釋」的問題脈絡下,探討遺產詮釋作為意義建構的過程應納入的考量因素;WHIPIC專員Sujin Heo則闡述面對近代衝突相關遺產,該如何透過溝通交流,轉化這些承載負面記憶的遺產成為促進共識與和解的重要資產;綜合座談中,黃貞燕副教授、王淳熙副教授及黃舒楣副教授延伸遺產展示與詮釋議題,討論如何透過與生活的連結與轉譯將文化遺產從過去帶向未來。

何黛雯建築師(左)及王价巨教授(圖/文資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未來遺產教席Cornelius Holtorf於第二場次以「擁抱變遷:文化遺產與再生」為題,思考何謂「未來資產」,並於面對氣候變遷等挑戰時,將遺產的物質性修復拓展為人與環境、人與社會關係的修復;Dennis Rodwell博士藉由多處城市遺產案例,說明與時俱進的文化價值溝通將能協助並成為管理變遷的關鍵;銘傳大學王价巨教授及何黛雯建築師則從文化資產變化的現代性出發,邀請線上與現場的觀眾及國際講者共同討論如何透過以人為本的理解及教育,進行文化資產的動態管理並提升韌性。

何黛雯建築師(左)及王价巨教授(右)(圖/文資局)

壓軸場次以世界遺產中的工業遺產為例,邀請到TICCIH秘書長Marion Steiner,因應當前挑戰及文資保存觀念變革,針對工業遺產保存之國際憲章提出批判論證與轉型方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城市歷史景觀和遺產評估教席Michael Kloos從德國埃森關稅同盟煤礦廠出發,講述世界遺產的價值確認、闡發、影響評估及後續保存行動計畫。中原大學林曉薇副教授及中國科技大學李兆翔助理教授則延伸上述反思,結合臺灣文資保存成果經驗,提出文資永續未來的設計想像。

本次論壇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及亞洲產業文化資產平臺(ANIH)主辦;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協辦,邀集國內外重量級講者交流分享,透過三個主題場次:「展現與詮釋」、「永續與未來」及「論證與影響評估」,研討當前國際文資議題,並鏈結各個國家、組織,讓知識的交流共享成為未來合作及文資永續保存實踐的基礎。

「2024永續與韌性文化資產國際論壇」於「亞洲產業文化資產平臺」官方臉書、YOUTUBE同步英文直播,與國際文化資產專家學者及關注者交流共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網:https://www.boc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