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游勝鈞/宜蘭報導】公路總局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今(8)日舉辦蘇澳東澳段碳足跡查證聲明書授證典禮,由副局長許鉦漳親自主持,主辦單位、監造單位、碳足跡盤查輔導單位、查驗機構及承包商等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我國道路公共工程完成正式ISO 14067:2018碳足跡盤查及查證之首例。
我國道路工程碳管理實例之先河,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增加,使得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飽受威脅。而公共工程之建設雖能帶給人們更便利的生活,但也使得能資源使用持續增加,造成溫室氣體排放,不利於遏止全球暖化。為因應國內外節能減碳的趨勢,交通部公路總局自民國101年即推動道路工程碳管理構想,希望透過碳盤查工作掌握工程施工過程之排碳量,並藉由不同工程特性(工程類型、地理位置、施作模式等)的碳排放量盤查資料彙整與分析,建立工程排碳基本資料,回饋道路工程設計階段參考,以落實低碳設計理念於規劃設計階段,達到長期工程減碳的目標。
蘇花公路改善工程以提供東部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為使命,也不忘以環境保護為己任,除推動公共建設外,更兼顧降低環境衝擊、謀求永續發展。為此,在公路總局提出碳管理機制推動構想之際,蘇花改即爭取執行工程碳盤查工作,即為我國工程推動碳管理實務之先河。
碳管理工作執行重點,100年與運研所合作,進行設計階段排碳量推估,瞭解排碳狀況及預估減碳成效,並自民國101年9月開始執行施工期間碳盤查工作,其中蘇澳東澳段於107年通車,該段工程內容包含主線高架橋、隧道工程及路堤路塹等新建工程項目。
碳盤查作業針對施工期間之工程材料、機運具燃料、水、電等用量進行盤查,並計算蘇澳東澳段各標(3個土建標、1個機電標及1個交控標)自原物料生產、運輸、工區施作,乃至營運階段之全生命週期碳排放量。過程中亦經由第三方查驗機構的定期檢查與預審等程序,確保盤查過程與計算方法符合國際規範之要求,輔助建置我國道路工程碳足跡盤查準則與查驗程序,以確實掌握道路工程特性及其與碳排放之關聯性。在蘇花改工程處、盤查輔導單位及施工廠商的通力合作下,本工程執行之盤查內容符合甫於2018年8月公布之正式碳足跡國際標準ISO 14067:2018的要求,並於107年底完成碳足跡查證工作,取得碳足跡查證聲明書,創下我國道路公共工程取得正式國際碳足跡標準之首例。
產出排碳應用資訊,落實工程節能減碳,除建立碳管理制度外,在實際工程盤查工作初始,尚無完整案例完成情況下,於103年制定通過我國第一批工程類之碳足跡產品類別規則(CFP-PCR),並由實際執行經驗提供後續檢討與修正,相關CFP-PCR已於107年度更新進版。
依據該工程特性與相關規範,蘇澳東澳段產出之應用資訊包含:工程整體之碳排放量、橋梁、隧道、路工工程單位排碳量、橋梁工程之基樁、基礎、橋墩、上構等構件之單位(長度、面積、體積)排碳量、隧道工程各級岩體之單位(體積)排碳量等,可做為其他設計條件類似之工程參採。
為確實掌握我國工程排碳狀況,執行團隊更進行本工程上游物料供應商之盤查作業,產出水泥、預拌混凝土、鋼筋及瀝青混凝土等大宗工程材料之本土化工程物料之碳足跡數據,並跨部會提供予環保署碳足跡係數平台,供其他工程參考引用。
本次會議在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許鉦漳的見證下,由查驗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蒲樹盛總經理頒授查證聲明書予主辦單位蘇花改工程處,由蘇改處邵厚潔處長代表接受。
處長邵厚潔表示,蘇花改工程處一直以來,均抱持落實碳管理機制與認同工程減碳的決心。在取得蘇澳東澳工程碳足跡查證聲明書後,和中清水段工程亦將持續落實工程碳排放盤查及管理,並取得碳足跡查證聲明書,落實工程碳排放控制,持續提升減碳成效、豎立工程碳管理標竿而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