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巫月樺/專題報導】運動可能有助抑制大腸癌生長!澳洲昆士蘭大學和滑鐵盧大學等聯合團隊研究發現,腸癌患者進行一次高強度間歇訓練後,腸癌細胞在其血液中培養的數量明顯較少。研究領導者James Devin表示,高強度運動後血液中特定發炎物質增加,可能與抑制癌細胞機制有關。
大腸癌患者多 運動防癌找上門
台灣國健署指出,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第2位及第3位。根據癌症登記統計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從84年的4,217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2.9人,95年發生人數首次超越肝癌,成為我國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發生人數已超過15,000人。
《科學日報》報導,預防大腸癌除了定期篩檢,多吃蔬果,並少吃紅肉、高脂食物等,過去研究也指出,長期規律運動可能有助於對抗癌症。雖然一些研究發現運動與「顯著降低大腸癌死亡率」之間存在關聯,但這種潛在的運動治療的機制仍不清楚。
比較單次與短期運動 血液培養癌細胞
為深究運動對抗大腸癌的機制,研究團招募了20名腸癌患者,其中10名進行單次高強度間歇訓練(包含10分鐘暖身,以及4分鐘4組腳踏車訓練,組間休息3分鐘,須達最高心率85-95%),另外10名進行為期4周共12次的短期高強度間歇訓練。
單次運動組在運動前、運動後和運動後2兩小時進行抽血檢驗,短期運動組則在計畫前和計畫後進行抽血。接著將受試者血液與腸癌細胞珠(CaCo-2和 LoVo )進行72小時培養,利用細胞數來評估血清對腸癌細胞生長的影響。
單次高強度間歇訓練 腸癌細胞長較少
根據《Medical News Today》,研究結果顯示,只有單次高強度間歇訓練後立即收集的血液,顯示癌細胞數量較少。具體來說,研究人員發現,某些細胞激素顯著增加,其作為信號蛋白,有助調節免疫和發炎反應。這些細胞激素是介白素-6(interleukin-6, IL-6),介白素-8(interleukin-8, IL-8)和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細胞激素可能與癌細胞抑制有關。反覆接觸這些急性產生的分子,可能是運動能抑制大腸癌細胞生存的原因。但研究人員也強調,實驗室中培養癌細胞,可能與身體內癌細胞生長狀況不同,需進一步研究。Devin表示,研究顯示運動對於預防大腸癌關鍵因素之一。
參考資料:
1. Colon cancer growth reduced by exercise.
2. Colon cancer: Could exercise halt tumor growth?
【延伸閱讀】不到30歲就雄性禿 植髮機器人救回豐盛毛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4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1432/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