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涉臺部分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受到了與會代表委員熱議,許多從事教育行業的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在兩岸融合發展中,教育交流必不可少。教育融合將促進兩岸年輕人共同追夢、筑夢、圓夢。
兩岸教育交流要實現“產教融合”
“在廈門大學有一個臺灣青年融入大陸社會發展的成功案例”,說這句話的是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大學校長張榮。他介紹說,廈門大學有一名叫賴護鑫的臺籍碩士生,畢業后,他出于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對大陸未來發展的看好,參與海滄街道的基層社會服務,擔任海滄區漸美村、自貿區創新社區的臺胞社區主任助理,在工作中關愛老人生活,促進鄉企合作,成功組織成立漸美村幸福食堂。通過這份工作不僅自己有了成長空間,同時也得到民眾和社會的認可。
張榮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需要有臺灣青年一起參與進來。他介紹說,去年“31條”惠臺措施發布之后,報考廈門大學的臺灣學生數量比前一年增加了5倍,錄取比例大幅提高,錄取質量也在逐步上升。另外,在廈門大學讀書的臺灣學生畢業后有四種去向:“臺灣就業、海外繼續深造、在大陸升學、在大陸就業”,但據統計,“31條”惠臺措施出臺后,后兩類比往年的數量有大幅度提升。
作為教育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他覺得兩岸在教育交流中還需進一步深化。他提出,在兩岸新形勢下,要把原本是教育交流的工作變成“產教融合”的交流,“可以將我們培養的人才輸出給臺灣的企業,讓臺灣同胞和有實力的臺灣企業參與到共建共創的過程中。”
教育系統落實同等待遇更加實惠
在臺灣代表團也有一位多年關注兩岸教育交流的人大代表,她就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云英,從200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一直為兩岸教育交流建言獻策。
“今年,臺灣同胞可以申請大陸中小學教師資格了,歡迎大家來報考。”陳云英介紹說,在教育領域有三大塊,分別是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領域,臺灣有更多元的服務行業,這是臺灣的優勢。
據了解,教育部、中央臺辦、國務院港澳辦1月聯合發布《關于港澳臺居民在大陸申請中小學教師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凡符合條件,在大陸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臺灣人民,可憑臺灣居民居住證或者五年有效期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申請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這是大陸有關部門繼“31條”之后,為臺灣人落實同等待遇推出的又一項利好政策。
陳云英表示:“隨著幼兒教育的普及,大陸各省市有成千成萬的幼兒園機構開放。今年有了這項政策,讓臺灣人才可以來大陸服務,加大了兩岸幼兒教育領域人才的交流,這是一個喜訊。”
教育融合將給臺灣青更多機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要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攜手打拼。我們熱忱歡迎臺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筑夢、圓夢。”上海交通大學臺研中心青年學者王曉笛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將給臺灣青年提供更多的機會,“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看出,兩岸融合會繼續推進,并且會更立體、更具體,同時明確大陸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臺灣同胞權益在‘均等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表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需要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參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必然之路。擴大兩岸教育領域的交流只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剪影,在共同追夢、筑夢、圓夢的路上,兩岸青年同行會更加精彩。(來源:華廣網 記者 宋璟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