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教戰總則第十四條軍隊訓練明白揭示:針對敵情,摹擬實戰,以實人、實物、實時、實地、實情、實作,採對抗方式勤訓苦練,而達超敵勝敵之目標。108年度海軍敦睦艦隊除了是年度計畫內訓練,也是海軍官校與政戰學院分配海軍學生,即將畢業的四年級學生上艦實習體驗。
22日蒞臨臺中港開放民眾媒體參觀採訪,並安排田單軍艦上校艦長孫康華受訪,有記者提問海軍是國際兵種,航行國際水域,如果遭遇衝突不幸被俘,是否會表現出「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軍人忠貞氣節,或是如印巴戰爭中被俘的印度飛行員,說出違背忠誠的言論。艦長與支隊新聞官當即表示這並非受訪內容不予回答。後以正式向聯繫負責窗口提出新聞議題,負責聯繫的陸戰隊新聞官表示記者:主題有誤,應該是支持國軍、護衛海疆。對於新聞議題採取逃避未予處理。
既然是敦睦遠航是訓練,實際作戰中被俘也是常發生,也該模擬實戰納入訓練項目。記者提問並非質疑中華民國軍人的忠誠問題,但是實際被俘後對中華民國忠誠官兵下場卻很淒慘。
53年駕駛偵察機被擊落的空軍飛行員謝翔鶴,被俘後堅拒投降、不說出不利國家與詆毀蔣公的言論,在福州關關押四年後,下放到農村被鬥爭、勞改,與妻女一別近20年,兩岸開放卻被中華民國拒於門外,歷盡千辛萬苦才返國,回到中華民國所在地台灣,卻是另一個災難的開始。54年8月東山海戰被俘的王韞山艦長,在被俘後遭到同袍出賣後來被釋放,也遭中華民國拒於門外,幸賴海軍官校在美國同學與校友出資援助,才得以在美國與妻小見面,最離譜的是被俘後出賣王韞山的同袍,還曾受邀參加海戰紀念會,時任海軍司令李喜明上將甚至公開褒揚,該位出賣艦長的同袍「老兵不死」。海軍官校51年班彭貴松,在54年11月烏坵海戰負傷被俘,關押在福州兩年後,回到湖南老家連父親都堅拒不認識他,這是何等人間悲劇,開放後回到台灣,在同學幫忙下屈身在左營四海一家打雜維生。
這些人對中華民國忠誠與對兩蔣的信仰不容懷疑,在面對敵人表現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行為,但很不幸被俘後中華民國未積極交涉或派遣部隊營救,釋放回台灣卻被拒於門外或倍於艱辛。
有某位中將政戰主管對於被俘的議題,大言不慚說:我們與陣地共存亡沒有被俘問題。作戰不是想與陣地共存亡,就可以與陣地共存亡,有戰俘是負傷被俘、有的是戰場上砲擊昏倒醒來就被俘,有的是彈盡援絕後被俘等等狀況不一。
戰場上會發生各種狀況,部隊也就依前人的作戰、演習等各種經驗,模擬戰場上會遭遇的狀況施以訓練,但是關於被俘後如何應對的訓練,國軍至今仍一昧逃避不提,或是用冠冕堂皇八股高調的說法蒙蔽麻醉自己。
但是赴美受訓與本國官校畢業生,有不同看法與答案,本國官校畢業生誓言會留最後一顆子彈給自己殺身成仁,即使以部屬性命威脅也寧死不屈。但是赴美西點軍校畢業生回答,基本是不會投降,但如果敵人以部屬生命威脅,在保護部屬生命前提下,會考慮妥協投降,畢竟生命是無價。
顯見東西方軍人對於被俘後的議題,有不同價值觀與不同的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