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巫月樺/專題報導】為支持臺胞台商把握和分享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機遇、共用紅利,共促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6月4日於金茂華美達酒店舉辦2019佛山(臺灣)投資環境推介會,是“台商一起來 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的分場活動,本次活動由國台辦經濟局、商務部台港澳司、廣東省政府台辦、廣東省政協港澳臺委員會聯合舉辦,在三天的活動中將實地考察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大灣區城市,有關部門、廣東省領導、兩岸企業家峰會雙方理事長、臺灣工商團體和台資企業代表、臺灣青年代表及兩岸媒體共計300多人出席活動。推介會由佛山市委常委李正華主持、佛山市委副書記區邦敏致詞、佛山市投資促進局局長俞紅平主講。
許多人對佛山的印象是富饒。佛山的GDP還真的是位列全大陸大中城市第17位。2018年,佛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935.88億元,增長6.3%,在全國大中城市排第17位;2018年,佛山致力於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共計幫助企業降低生產要素成本及制度性交易成本為企業減負426.02億元。據統計,一個佛山市的GDP相當於1個匈牙利,2個緬甸,3個立陶宛,4個玻利維亞,5個巴拉圭。
製造業是佛山的優勢產業,佛山擁有眾多製造業優勢產業集群,佛山五個區的產業集群各有特色,禪城區重點發展電子資訊、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文化創意等;南海區則以汽車及零部件製造、生物醫藥、氫能等為主;順德區以生產家電聞名、被稱為“白色家電之都”,同時在智慧裝備、機器人方面也發展迅速;三水區資源豐富,擁有食品飲料產業集群的三水;高明區現代物流業發達,配有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同時也是新能源汽車的聚集地。各區產業載體豐富,各投資方都可在佛山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空間。
自2017年起,佛山提出打造“一環創新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環創新圈”以佛山一環及其西拓、南拓線等重要交通幹道為基本骨架,形成長約200公里,總面積達1754平方公里的空間範圍,沿線集聚了佛山高新區等重要創新平臺和要素,經濟總量占全市的80%以上。40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創造了歷史,影響了世界。作為改革之先的福地,政府與市場的互補互促可謂佛山模式的精髓。回顧佛山40年來改革創新、開放發展的軌跡,佛山的經濟奇跡和發展樣本正得益於佛山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入改革創新和更大程度的開放。
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實踐證明:改革是佛山最強大的發展動力、最核心的競爭優勢、最鮮明的城市特徵。本世紀以來,佛山致力於發展產業集群,推進組團式城市建設打造園區經濟以及實現廣佛合作等。改革開放,是成就佛山偉業的制勝法寶。未來10年,佛山將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眾所周知,臺灣在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領先全球,佛山則是一座智造之城、是製造業強市,兩地的共同合作能為雙方的發展帶來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