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阿嬤是最好的老師:部落歌謠傳唱班,學歌也學母語 台東區多元音樂扶植人才培育招生歡迎報名

【記者游勝鈞/台東報導】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108年臺東區「多元音樂扶植計畫﹣人才培育」已邁入第四年,今年除了持續推廣部落歌謠班,更加上音樂製作實務課程,期能從這兩個方向培育音樂人才。自7月起開辦包括阿美、卑南、排灣及布農族四個族語的傳統歌謠班,以及多達40個小時的音樂製作及實務操作課程,自即日起開放報名,課程從7月至10月之間,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學習。

臺東生活美學館館長李吉崇表示,為了培養學習歌謠及母語的興趣,加強各族群對多元音樂文化的認識,並推廣歌謠傳唱教學,進一步落實本土音樂教育,美學館自105年起開辦多元音樂扶植計畫,今年更一口氣成立四個傳統歌謠班,包括馬蘭部落的阿美複音青春歌謠班、巴喜告部落的布農青銀歌謠班、跨部落的卑南歌謠班、以及土坂部落的排灣歌謠班,「讓參與學員從阿公阿嬤吟唱的歌曲中學習母語,傳承部落音樂文化。」

四個歌謠班課程從耆老教唱、田野調查到正式演出,總計課程時數超過30小時,主辦單位並專程聘請知名的部落耆老擔任歌謠班老師,馬蘭部落的授講老師包括李源信、汪寶連夫婦,高淑娟和多少宜等;卑南歌謠老師包括林娜維、賴秀珍等;布農歌謠老師包括張小芳、胡金娘等;排灣歌謠老師則有朱正勇、謝清治等。各班預計招收20名,並將於課程結束後,安排一場盛大的成果演出。

館長李吉崇指出,今年為了促進音樂產業扎根及人才發掘,豐厚在地音樂產業發展,還特別增加了音樂實務課程,在10個小時的編曲概論和錄音、混音課程中,邀請到鐵花村音樂總監鄭捷任、都蘭愛人錄音室負責人王繼三、許聖榮擔任講師。至於分組製作實務課程部分,將從遴選歌曲,再和製作人配對而擬定製作,共進行30小時的實務課程,從中製作出10首歌曲。透過這樣的製作實務,讓學員了解到製作顧問、製作人和創作者三種角色。

對課程有興趣或有任何問題,歡迎洽詢承辦單位:台灣好基金會鐵花村音樂聚落,089343393(周三至日下午2:30後)鄭桂英。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