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9日,普明國學講堂《以茶為師》的第二場講座,再次迎來了中華製茶聖手左如玉老師演講「茶桌上的禮儀」。夏天的驟雨氣勢磅礴,來得快去得疾,讓人神清氣爽,雖然急襲,左如玉老師的演講無疑是給大家送上一道美景雙彩虹。
從容淡定的主持人慧榕開場回顧了左老師上期內容,《以茶為師》——茶場即道場,生活點滴就是修行,製茶的過程也是在向“茶”學習忍耐、包容、奉獻。此時,受益良多的熱情書友們以鮮花掌聲歡迎左老師。
“花兒讓人幸福,感恩再度跟新朋友老朋友相會。”左老師分享道:“我在這裡感受到大家滿滿的善念和正能量氣場。“茶”是橋梁,就像我常常念誦《金剛經》,經也是橋梁。我們把善念用在茶桌上,它是有力量的。”
“茶”從唐時開始,到宋時興盛到頂尖,左老師從“茶百戲”說起,古人僅用茶和水就能在茶湯中畫出一幅畫,又稱“水丹青”,而我們現代人做起來非常困難,需要向古人學習定力和專注。
我們還需學習古人的禮儀,“茶桌能算命”是因為在茶桌上可以看到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工作、學歷等各種習性,反思自己在擺得美美的茶席邊,坐等茶人奉茶,會不會著急先拿到茶就急匆匆把茶一飲而盡,喝完茶會不會把茶杯擺在司茶人手夠得著的地方等添茶,誠實面對自己很重要。“茶”為橋,我們學習禮儀,學完“茶”發現自己的素質提升了。
一座茶席五個茶杯五位茶客,另一位是司茶人,要知道這個禮儀,標準司茶人司茶的時候,不說話也不回答問題,從出湯到奉茶都專注心無旁騖,也是對茶客的尊重,用心泡好一杯茶,認真奉茶,品茶時拿起杯子,聞一下香味,喝一口茶含在嘴裡三秒鐘,用心感受沖上鼻腔的香氣,分三、四口慢慢吞下,再停三秒鐘感覺喉嚨上來的味覺,是清甜還是甘甜或是兩頰產生的甜,可以跟身邊茶友討論一下。
甘甜是濃鬱的甜,清甜是淡雅的甜,再感覺清甜還是甘甜,來自喉嚨還是舌下或是兩頰。就是這麼靜心的方式來喝茶,專注在這樣一個美好夜晚的品茶會,大家在細細品飲中感受來自生活產生的正念正能量,所以說喝茶是芳香療法,情緒療法,香味引領我們的情緒,專注喝茶,會發現身邊的人都好可愛,就像菩薩一樣。報以感恩之心,我們學到了尊重專注禮儀,“茶”為橋,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
講這些跟“以茶為師”有密切關係呢,左老師說喝了茶之後才有清晰的頭腦知道這些,我們的生活千變萬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萬事都在變。在“茶”裡體悟人生,人生沒有稿,她的演講也沒有稿。老師的講座精彩自然,天南地北聊茶桌上的禮儀,做人要心存善念,學會感恩尊重別人,以“茶”為橋談人生,學會放下專注當下。品各種味的茶,有濃烈、有浪漫、有奇香、有清淡,人生滋味不過如此,以“茶”為師,學習茶的包容,做一個堅強鎮定和優雅的人。
互動環節中,書友們分享了接納知識的同時品味茶文化,體驗左老師帶來的什麼叫真正的專注,感恩老師給我們分享了真正的茶道,是茶人最美的那顆心。
煮水開了,依舊兩座茶席擺列講堂中央,品鑒四款不同品種的茶。左芳儒老師專注司茶奉茶,大家順序取茶,茶香味彌漫雅室,濃得化不開,大家當下心是香的。第二款黃金白毫茶,左如玉老師介紹是她花了七年時間培育出來的品種,目前產量非常少,特別的香味讓很多人一喝會覺得是香料,其實是完全天然的香味。筆者也舀茶入杯,端聞杯面,是水蜜桃甜蜜蜜的味道,含飲一小口,唇齒留香,充滿浪漫情懷。茶香味彌漫雅室,情濃得化不開。茶友們以“茶桌上的禮儀”品飲感受茶湯滋味,享受文化之美。
感恩因緣聚會今天把人生滋味品嚐一遍,就像傍晚的驟雨和雨後的彩虹。“以茶為師”,學以致用就是今天的收獲吧,“以茶會友”,兩岸茶友共同交流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來源:普明國學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