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崇敬之情,來到幾乎家家都有烈士的江西瑞金“紅軍村”葉坪鄉華屋自然村。因整個村莊姓華,故稱“華屋”。村口塘邊,抬頭望去,時光仿佛在這里凝結——
一邊,66套客家小樓,白墻黛瓦,村民廣場點綴其中,新屋映襯青山綠樹,一派靜謐祥和。
另一邊,殘存的7套老屋土坯泥墻,逼仄狹窄。“專門保留幾間老屋,要讓后人知道好日子來之不易!”
華屋,位于瑞金市東南部,贛閩交界處,山連著山。80多年前,當時只有43戶人家的華屋家家戶戶都有人參加紅軍。
華屋后山嶺上蔥蘢, 17條漢子、17條生命; 17名戰士、17位英雄;17棵青松、17個英魂……在中國紅色政權誕生地,“17棵松的凄美故事”催人淚下。
上世紀30年代初,為打破敵人“圍剿”,中央蘇區開展大規模擴紅運動。華屋的43戶群眾積極響應,將17位青年壯士送入紅軍隊伍。85年前一個夜晚,中央紅軍戰略轉移前,這17位紅軍戰士回鄉與親人道別。大家商量,臨行前每人到后山種一棵松樹,并和家人約定“見松如見人”。約定革命勝利后一起返鄉。他們還作出承諾,如果有人回不來,活著的人不僅要為陣亡的戰友照顧好父母,而且還要照看好這些松樹。在贛南人看來,松樹代表著萬古長青與堅貞不屈。17位紅軍戰士深知,參加革命就意味著犧牲,栽下這些松樹,就是要堅信:“青松常在,革命必勝!”無論自己能否活著回來,四季常青的松樹一定會見證勝利;即使犧牲了,蒼翠挺拔的青松也一定會替自己守護家園、蔭澤后人。
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政治保衛局文書的華質彬,是17位紅軍戰士中年紀最大的。離開家的這一天,天降大雨。臨別之際,他再三叮囑妻子照看好孩子。隨后,戴上斗笠、穿上蓑衣,箭步走出家門。看到爸爸要遠行,9歲的兒子華丕恢追出門外,大聲哭喊著要和爸爸一起走。聽到兒子的喊聲,華質彬不僅沒有停下,反而加快腳步消失在滂沱大雨之中。華丕恢不曾想到,這次別離,竟然成為他與父親的生死訣別。父親身著斗笠、冒雨前行的背影,永遠地定格在他的腦海里。
這一年,17位紅軍戰士中,最年長的39歲,年齡最小的華崇宜僅15歲。一股向死而生的勇氣,懷著為國為民的情懷。
青松依然在,未見兒郎歸。80多年來,17棵青松在鄉親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然而,當初栽種它們的紅軍戰士,卻杳無音訊、一去不返。朝思夜盼的華屋人,經多方打聽,得知這些親人都先后犧牲在長征途中。他們,或許犧牲在了湘江、或許躺臥在了雪山、或許長眠在了草地……
親人為國捐軀,生活還要繼續。堅強的華屋鄉親意識到,這17棵青松對他們來講意味著什么——它們是17位紅軍戰士的化身、是一種血脈的延續。沒有盼來親人的華屋人,把烈士的名字寫在木牌上、逐一懸掛在樹干的醒目位置。每年春天,他們都會自發來到后山祭奠烈士,描紅姓名,清除雜草,澆水培土。2014年,鄉親們在后山上建亭立碑,把這片樹林取名為“烈士林”,將17棵松樹稱為“信念樹”。
當年,華屋最后的青壯年慷慨赴國難,村子里僅剩下一些年邁的老人、纖弱的女人和年幼的孩子。由于國民黨反動派卷土重來后對蘇區實行大清洗,華屋鄉親們的生活雪上加霜。但堅強的華屋人從未放棄希望,他們互幫互助、共克時艱。烈士華欽材離家出征時,妻子身懷六甲,在他離家僅僅一個月后,兒子華從祁出生。艱辛過活的鄉親們紛紛向這對孤兒寡母伸出援助之手,他們有的送來雞蛋,有的送來米面,有的將家中珍留的粗布、紅糖捐贈出來。華從祁稍長大些后,鄉親們還舉眾人之力供他讀到高小畢業。
現在,已經80多歲高齡的華從祁身體硬朗,膝下子孫滿堂,新近拍攝的一張全家福中足足有32口人!因為經歷苦難,所以更懂感恩。華從祁把“傳承紅軍血脈,報恩鄰里鄉親”定為家規家教之一,告誡子孫,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都要常懷一顆知恩圖報之心。
上圖這對夫妻,男叫華從祁85歲,女劉道秀82歲。是華欽材烈士的遺腹子。
當初追逐父親華質彬直到村口的華丕恢,由于營養不良、身體虛弱,較早就離開了人世,留下了身單力薄的妻子胡冬娣和自幼殘疾的兒子華海生。為了幫相依為命的母子重拾信心、渡過難關,華欽材的兒孫們與她家結成互助對子,從耕地種田到吃穿住用等,都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后來,身體殘疾的華海生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
黃沙民兵連長華盛,是烈士華桃生的侄孫。十多年來,他帶著華屋的民兵,組成志愿隊,擔負著松樹養護、森林防火和巡邏警戒任務。“先輩為國獻身,我為先輩守護”,已成為15位華屋民兵的共識。
“烈士后人是一家,我家吃啥你吃啥”,這種意識深深根植于華屋人的內心。17位烈士中,除華質彬和華欽材兩人外,其他的15人均沒有留下自己的親骨肉。歷來看重傳后的華屋人,把自己的孩子嗣傳到烈士名下,為他們賡續血脈。村民華流水將自己的3個孫子分別過繼給烈士華崇寬、華崇宏、華崇宜作為孫輩。現如今,17位紅軍烈士人人“有后”,整個華屋呈現出人丁興旺、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個當年只有43戶、136人的偏僻小村,已發展到119戶、492人。
17棵青松背后,蘊藏著17位紅軍戰士的悲壯故事。青松郁郁蔥蔥,年輕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革命征程上。(來源:新民晚報 種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