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專業無從發揮? 學會籲修法爭取「直接就醫」

物理治療師專業無從發揮? 學會籲修法爭取「直接就醫」

【記者巫月樺/專題報導】李先生是32歲的上班族,需要久坐辦公,長久下來,常覺得下背酸痛。他的辦公桌面稍高,右手需撐在桌面上才能操控滑鼠,導致右肩到右肩胛骨處總有說不上來不適感,就算躺在床上全身放鬆,右肩附近也總會不自覺繃緊,看了復健科,熱敷、電療也不見改善,讓他深受困擾。

台物理治療師不能直接執業 亞健康民眾求助無門

這件事如果在美國,他大可直接到物理治療所進行評估,由物理治療師安排適當的物理治療。但在台灣,物理治療師無法直接執業,只能依醫師開具的診斷及醫囑進行物理治療。許多民眾看過復健科仍治療無果,往往就會尋求民俗療法。

根據台灣物理治療學會調查,全球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泰國、馬來西亞等超過75%的國家,物理治療師能直接開設診療所執業。而在台灣,依照《物理治療師法》現行條文,物理治療師所有的業務,包括評估與測試、操作治療、運動治療、各類機械性物理治療、輔具使用訓練及指導等,都必須經醫師開具診斷、照會或醫囑才可執行。

這意味著,像李先生這樣許多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出現的不適與姿勢或動作不良有關,需要物理治療師仔細評估的人,卻常在診所接受低效能的儀器治療,難以尋求詳細的物理治療專業評估。

物理治療師法24年未更動 長照對它有需求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物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的王子娟指出,《物理治療師法》制訂至今24年,不合時宜的物理治療師業務條文都未有更動。民眾需要物理治療服務、增進生活品質的場域已不僅限於醫療體系內,目前醫療、體育、勞動、長照等體系,都已有物理治療師服務的需求。

物理治療師湯士萱表示,在大多數的國家,物理治療是屬於能直接就診(Direct Access)的醫療處置方式,他們擁有鑑別診斷的能力,確認病人狀況是否屬於物理治療所能處理的範疇,若不是,則會轉介相關科別醫師。而台灣醫療體系,卻是人人都被當作病人,都必須先看過醫師,經由醫生診斷照會,才能接受物理治療。

專業訓練多年 只能做機械性被動治療磨滅熱忱

物理治療師經過至少大學4至6年的專業訓練,包括1年實習,掌握篩檢、健康促進、運動保健、疾病預防等專業背景,正重要的是擁有獨特的姿勢動作評估能力,可以為人們設計客製化的運動,讓人們因為動得更好而保有健康。如今的高齡化社會,健康老化,減緩失能、社區健康促進的觀念益形重要,但物理治療師在現行健保給付制度下,僅能操作機械式被動治療設備,無法充分發揮所學,讓許多物理治療師的熱忱在現實中逐漸熄滅。

許多社區會舉辦衛教活動,請來運動領域的專家,傳授長輩們簡單的動作做健康促進及運動防護,改善身體健康。同是擁有相關專業背景知識的物理治療師,在法規上卻存有違法疑慮。

專業團體推動修物理治療師法 放寬前端醫療處置行為

台灣物理治療專業團體近日推動修法,針對「非以疾病治療」為目的的業務,也就是在傷病預防、健康促進及職工安全及健康管理等因素為前提,將物理治療業務開放給物理治療師獨立執行。

現行法條下,許多醫事人員都有無須醫師診斷之業務;護理人員能在學校、職場等保健單位,做健康評估、預防保健、護理指導及諮詢等作業;心理師可做一般心理、精神病、心智等心理狀況的諮商及評估,以及認知、情緒偏差與障礙、社會適應障礙等問題的心理治療;驗光人員可做非侵入性屈光測量及驗光、配鏡及輔具的指導使用,甚至助產師也可直接執行接生。

王子娟說明,當物理治療行為牽涉到疾病治療時,當然需要醫師介入,修法目的是要讓物理治療師可合法進行醫療前端業務,不會侵犯醫師的「診斷權」。受過專業訓練的物理治療師,相較推拿人員、運動指導員等更能辨識疾病症狀,而現行民俗調理、整復按摩都可直接服務民眾,物理治療師卻不行,無照從業人員可做的事,有照反而受法限制,民眾健康未能獲得更好的照護。

物理治療是非侵入性、風險低的介入措施

反對修法者認為物理治療師不懂疾病診斷,直接處置會提高民眾生命、身體、健康所面臨之風險。事實上,美國在過去40年來,各州實施民眾直接就診物理治療(包括疾病和非疾病)能夠提高民眾使用方便性。

根據主管執業安全和執業保險費用之資料顯示,民眾直接就診並未比醫師轉介的風險明顯為高。物理治療師雖然不做疾病診斷,但須先完整瞭解與掌握服務對象的狀況、評估各種介入措施之適應症與禁忌症,才能提供專業服務,這是專業行為的必要條件。台灣物理治療師的養成教育水準比許多國家高,在嚴格證照制度把關的管控下,台灣的物理治療師當然能夠提供民眾安全性高的物理治療服務。

傷病預防、長照服務有幫助 盼修法帶給民眾生活好品質

高齡化社會來臨,醫療體系若是放寬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協助傷病預防、長照服務,以非疾病治療為目的的介入措施,對民眾提升健康勢必能有所幫助,期盼可見的未來,像李先生這樣的民眾,能在肩頸、腰骨痠痛時,能有更適切的求助管道,替他緩解症狀,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不能開刀第三期肺癌 醫:免疫療法續命

醫美行銷眉角多 諮詢專業避觸法

網路社群新勢力 助攻打造專業診所品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66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660/更多健康資訊

物理治療師專業無從發揮? 學會籲修法爭取「直接就醫」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健康醫療網,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新聞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