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巫月樺/專題報導】「失智不等於失能,要啟動失智者還保有的能力!」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暨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表示,失智症無藥可治,僅能治療可治療的,轉變可改善的,希望透過翻譯「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協助照顧者找出每個失智者「漫遊、大鬧」的原因,針對個人興趣和存有能力設計照顧方式,讓患者生命不是只有吃藥,而是可以更快樂、更有尊嚴。
失智不等於失能 新照護模式兩原則
輕重度失智症患者其實仍保有記憶與行動能力,在照護上必須花費許多心思與人力。甄瑞興解釋,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有兩概念,第一是「NISA」評估模式,需得知患者需要(Need)什麼、對什麼感興趣(Interest)、過去擁有什麼專長(Skill)以及現在還保有多少的能力(Ability),才能知道什麼樣的照護對患者幫助最大。
另外一原則是「WOW」,「Who誰」是釐清失智症患者罹病之前及目前狀況與個人細節;「Observations觀察」為透過發掘與理解,了解患者為什麼產生這些反應與行為,患者孤獨、發脾氣都有其原因;最後才是「What you will do?我們要採取的行動方法」,是針對患者狀況和個人生活細節,決定照護策略。
每個行為都有意義 找出癥結來改變
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創辦人Gail M. Elliot分享,她曾帶她失智的媽媽去機構卻被拒絕,因為她母親每天都在機構漫遊。事後發現,其實她母親只是「在找廁所」;而朋友的失智媽媽也每天在家裡遊蕩,後來才發現她在找「先生留給她的戒指」。她說,每個行為都有意義。
「如果你認識一個失智症患者,你只是認識這個人,因為每個失智患者都不一樣。」Gail M. Elliot指出,她寫這本書的原因,是她必須告知照顧者正確做法,幫助失智長者過更有尊嚴的生活。
Gail M. Elliot提到,研究顯示失智者不能無事可做,必須激發患者原有的能力,透過巧妙安排讓他們時時有事可做。例如很多國外機構的患者會幫忙摺紙巾、處理蘿蔔。此外,更要幫助患者獨立,透過標籤標明步驟,衣物位置,引導患者穿衣,或利用過去照片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房間,「運用類似方法,許多事情患者都可以獨力完成。」
失智長者顧尊嚴 每一刻活得有意義
甄瑞興強調,過去失智症照護大部分注重在減輕家屬照顧者的壓力及喘息服務為主,卻往往忽略了失智長輩本身的感覺及尊嚴。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模式是從幼兒學習方式演變過來,在加拿大及英國行之有年,希望加入護理學、老人照護等方式在台灣本土化,針對患者本身的需要、各自的能力程度、興趣以及長才安排適切的活動。
Gail M. Elliot鼓勵所有失智照顧者,「每一個失智長輩只能活在當下,要讓他每一個時刻充滿意義。」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8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869/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