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慈濟基金會提供)
【特派記者巫月樺/花蓮報導】馬來西亞華人鐘永長與王碧儀原本家裡有長達10幾年的婆媳關係,兩人的婚前約定差點成為導火線,但「慈濟四神湯」改變了王碧儀對婆婆的態度,先生終於不用再做夾心餅乾,一家9口和睦,小孩們更常跟著父母參加慈濟活動,鐘永長表示,「一個家幸不幸福,女主人很重要,還好有慈濟讓太太改變,讓家中氣氛變和氣了。」
43歲的鐘永長與王碧儀都是馬來西亞華人,育有1男4女。鐘永長的父親早逝,由母親獨力扶養他跟妹妹長大,從小鐘永長就下定決心要讓母親過得好。鐘永長跟王碧儀的婚前約定有三:要孝順婆婆、任何事婆婆排第一順位,另外鐘永長只有一個妹妹,因此他希望太太至少要生4個小孩。
王碧儀被鐘永長的孝順感動而嫁給他,但沒想到真正跟婆婆相處起來,因生活環境飲食不同,身為幼稚園園長的王碧儀也因教育理念與婆婆有摩擦。王碧儀表示,以前個性比較固執,雖然沒有跟婆婆回嘴,但是也沒有好臉色,每天等先生回家就開始埋怨婆婆。
對鐘永長而言,太太願意答應婚前約定很不容易,因此雖然擔任電腦工程師、每天下班想休息時,還得聽太太抱怨他的母親,但他總是默默聆聽、想著解決方式。直到太太生完第5胎坐月子時,妹妹因心疼母親要幫忙帶小孩、照料家事,在太太、小孩面前說了:「為什麼要生5個?」讓鐘永長也動怒了,雖然知道會傷到母親的心,但夾在中間10幾年的鐘永長忍不住提出「分開住」,母親、妹妹也不再提這件事。
2016年王碧儀在孩子的音樂班看到《慈濟》月刊後、很感動,上網查詢到親子班活動、邀約先生加入,隔年參加慈濟大愛媽媽,王碧儀分享:「當時是希望可以透過慈濟讓我變成很好的媽媽。」某次一場演講,志工分享她的婆媳關係:「如果我們珍惜我們的先生,要感恩婆婆,因為沒有婆婆就沒有先生。」這句話讓王碧儀轉念,「很感恩我先生一直很包容著我抱怨婆婆,夾在中間,我很珍惜這一份情。」
夫妻倆在親子班學到「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王碧儀開始以「感恩心」對待婆婆,感恩她幫忙顧家裡,現在對婆婆總是笑臉。而「慈濟四神湯」也改善了鐘永長與王碧儀的親子關係。過去夫妻倆對孩子很嚴格,如今王碧儀學會放開,而鐘永長過去是嚴父,如今他跟大兒子互動像朋友一樣。
鐘永長提到過去對孩子都會打罵,直到有一次看到兒子罵妹妹的口氣跟自己一模一樣,驚覺:「父母是孩子的模」,因此原本帶小孩參加親子班是要讓慈濟教,參加後發現要改的是自己的「身教」。過去常被處罰的大兒子曾問他們:「為什麼妹妹犯跟我一樣的錯不會被責罰?」夫妻倆坦言:「因為以前還沒認識慈濟。」
夫妻倆發現兒子在慈濟學到「善良的同理心」,鐘永長回憶有次跟兒子在路上看到街友,兒子主動提出要買食物給婆婆。王碧儀:「有次兒子的籃球隊同學們為了選球衣而吵起來,大兒子輕聲地說:『要尊重別人得先尊重自己。』同學聽了靜下來,開始理性討論。」
即將受證為慈濟志工的鐘永長目前是環保站站長,小孩們會跟著夫妻倆參加活動、做環保,鐘永長表示,「一個家幸不幸福,女主人很重要,還好有慈濟讓太太改變,家中磁場變和氣了,也改變了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