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機聆聽在地人親聲介紹 池上鄉福原社區借助網路科技為遊客帶路

【特派記者巫月樺/台東報導】用手機聆聽在地人親聲介紹 池上鄉福原社區借助網路科技為遊客帶路

近年自助旅遊蔚為風潮,根據觀光局統計,國內去年(2018)全年個人旅遊佔整體旅遊86.4%,為了因應這股趨勢,台東縣池上鄉福原社區發展協會於去年推出「漫步福原 達人帶路」的手機自助語音導覽服務,提供造訪池上的自助旅行者透過手機掃描QR Code,聆聽社區內數十個有趣的旅遊點介紹或有趣的小故事,像是由池上車站站長親自介紹車站站體建築與站內藝術展示的特色,或是由專業的館員介紹全台第一座由居民共識凝聚而成立的池上穀倉藝術館,這可是榮獲今年9月「遠東建築獎-舊屋改造特別獎」首獎的民間藝術館。

協會理事長林建宏指出,有鑑於農村人口普遍高齡化,人口外流以及生育率下降等現象,導致勞力及服務人力均呈現不足,想要在現有的一、二級產業結構往觀光服務發展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借助資訊科技的自動化和方便性,幫助社區內適合和觀光接軌的景點和店家,透過預先錄製的語音內容,搭配圖文和YouTube短片,讓來到池上車站周邊的遊客,可以用手機接上耳機,邊走邊聽導覽,除了認識像是大坡池這樣知名的風景區,也可以聽到在地特色店家的獨門秘密。

「更重要的是」,林建宏說道「對社區而言,運用這類資訊工具,可以讓即將消逝的行業留下一些珍貴的內容,也讓一些高齡的居民用聲音和圖片表達他們對家鄉的看法和情感。」而去年首次推行的計畫限於經費和時間的限制,只能將範圍劃定在福原社區,故今年初在協會的努力下,向文化部和台東縣政府提案通過補助,推出「池上鄉在地知識與居民記憶數位保存計畫」及「池上197縣道沿線村落單車語音導覽」兩項計畫,延續去年的成果,將應用範圍拓展至鄉內其他九村。

除了名氣響亮的池上米和熱門的伯朗大道、金城武樹、天堂路都在收錄之列外,有更多在地頗具深度和趣味的地點或文化也收錄在今年的導覽語音內容中,像是罕為人知的客家敬字亭,就邀請在地的文化解說員協會創會會長擔任講者,親自錄製、介紹這座敬字亭的由來和意義,或是在地耆老、資深居民述說各自村落、部落的發展歷史。一般民眾可能很難想到,池上鄉竟然也是原住民阿美族的聚落之一,在這個叫做振興村的地方,就在197縣道池上段的末尾,散居著一群當年從屏東旭海遷徙過來的三個家族,這裡有咖啡農正為著飽受蟲害的果園而煩惱著,少少的產量卻隱含著滴滴血汗的心情。還有一所面臨校園存亡的偏鄉小學,卻因為一位法國街頭藝術家柒先生在校園的一幅阿美族孩子牆面彩繪而聲名大噪。

「我們希望透過國內便捷的上網環境和手機的方便性,用聲音連結遊客與在地,讓獨自來到池上旅行的遊客不再孤單,可以隨時隨地打開連結聆聽這裡的故事。」林建宏理事長表示「當然,手機導覽並不能取代人的溫度,我們還是鼓勵遊客和這裡的居民互動,從簡單的點頭打招呼到花上一整天參與在地的體驗活動都歡迎,手機導覽只是幫助我們在有限的人力和時間條件下,連結地方與人的工具之一。」

未來福原社區發展協會會持續扮演領頭羊的角色,協助推動鄉內各村的合作,積極營造對居民、也對遊客更友善的旅遊環境。林建宏特別感謝支持本次計畫的文化部、台東生活美學館以及台東縣政府、文化處、池上鄉公所等單位,期盼在政府、地方、民間團體與個人的合作模式下,共同打造真正適宜人居並且永續的創生農村。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