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巫月樺/福建漳州報導】2019全國地市報社長總編新聞攝影高峰論壇暨2019形象中國·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第三季)文化旅遊新聞攝影採訪活動在漳州展開,來自兩岸近130多名中央和地方媒體的社長、總編及攝影家齊聚一堂,交流探討新時代新聞攝影如何創新發展。漳州是中國大陸優秀旅遊城市,便捷的交通網絡、整潔的市容市貌、璀璨華麗的夜景,都讓人印象深刻。今年是漳州第三次舉辦全國百家媒體聚焦“花樣漳州”新聞攝影採訪活動,全國媒體再一次將鏡頭聚焦漳州,用鏡頭反映漳州的旅遊資源和人文歷史,全方位展現漳州的風光、風情、風物,展示漳州的總體形象,把漳州推向全國、推向世界。
一幅生態文明的旖旎畫卷
光明網光明圖片事業部副總監季春紅:身處龍文,從空中俯瞰閩南水鄉和湘橋村,只見煙柳繞堤、小舟穿梭、花團錦簇、湖光瀲灩,九十九灣宛如一根針線,串湖成線、串珠成鏈,古民居橫縱交錯,沿著九十九灣兩岸漸次鋪開,此情此景恰似一幅生態文明的旖旎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顏值”亮眼,“氣質”入心。龍文區在城市發展和建設當中,既保護老祖宗的“筋骨肉”,又傳承了當地文化的“精氣神”,形成城市文脈,塑造出具有靈魂的生態人文景觀。夕陽下,通過無人機的視角,我看到漁民在水清岸綠的九龍江上撒網捕魚,此情此景既讓我感受到當地深厚的人文積澱,又體會到當地群眾在此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
人文如此之美、生態如此之美,作為媒體人,我希望將它完整地記錄下來、傳播開來,我也將採用新設備、結合新技術、運用新方式,把這幅生態人文畫卷更加全面、立體地展示給更多海內外受眾。〈閩南日報報 記者 張志鵬〉
從漳州看到中國鐘錶產業未來
廈門網原總編輯林興華: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百家媒體採訪活動,也是第一次來到海絲鐘錶博物館。來之前,我對漳州的產業情況還停留在以農業為主、沒有多少輕工業的固有印象。來到恒麗鐘錶,參觀了博物館,聽了邵躍明會長介紹漳州石英鐘產業的發展情況,我感到十分驚訝,想不到漳州居然還有全國領先的輕工業。產業繁榮的背後,離不開漳州市委、市政府政策扶持打下的堅實基礎,也凝聚著從業者奉獻的汗水。我還瞭解到,在佔領產業制高點方面,恒麗鐘錶致力於研發自主智慧財產權,逐步從數量取勝邁向品質取勝。這種發展趨勢,不僅僅是恒麗鐘錶發展的必要,也是中國鐘錶產業未來發展的必要。建造出第一台水運儀象台的蘇頌,就是廈門同安人,近幾年同安也在籌備蘇頌博物館的建設。我覺得在建設蘇頌博物館的過程中,應該多和漳州鐘錶行業開展交流合作。〈閩南日報報 記者 劉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