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與董承濂於池上穀倉藝術館對談分享,從光影的對話看見藝術

【特派記者陳柏言/台東報導】池上穀倉藝術館今年(2019)年底推出新一期年度大展「光影的對話:蔣勳X董承濂 賴純純X安聖惠」,並於12月20日開展。台灣好基金會邀請了四位藝術家,包括蔣勳、賴純純、安聖惠、董承濂進行聯展。此次以「光影的對話」為題,展出涵蓋平面繪畫、科技裝置、自然素材、立體裝置等豐富多元的作品,看見「光影」形塑出藝術的多元性,互為對比,達成對話。

12月22日藝術家蔣勳與董承濂也親自來到池上穀倉藝術館,進行精彩的對談分享。董承濂是蔣勳在東海美術系的學生,這次為了展覽特地從美國舊金山回到臺灣,來到池上。蔣勳回憶起剛認識18歲的董承濂,有一次他從辦公室走回宿舍,看到董承濂很專注地蹲在那裏畫一朵花,不敢打擾他。「我發現在美的追尋當中,最重要的是專注,那個忘我很難得。他必須全心的專注,才會琢磨出更好的作品。」看到他彷彿跟整個大地去拼命,大地是這麼壯大,作品也是要這麼壯大的創作,讓他很印象深刻。蔣勳認為美學教育是要帶著學生在廣闊的世界感受雲在飛揚,雷在奔騰,讓感官被打開,讓藝術從創意開始。

「池上是一個不缺乏傳統記憶的地方,我希望這裡的下一代,不只是讓別人說,池上米很好,而是任何領域到世界,都會被說很好。這裡的孩子走到世界的巔峰也不害怕。池上的優點要被世界知道,也要吸收世界的優點,這是我為什麼要把他請回來的原因。」蔣勳說。

董承濂因為受到蔣勳的啟發,從這塊土地上去尋找藝術創作的動力來源。對他而言,工藝技巧與能力,使他成為藝術家,可以在文化界帶領人類的文明進步。他從自己打坐的經驗出發,與科學物理學結合創作一系列作品,讓人去感受。他也分享自己為朋友做的計畫,透過金工去撫慰修復人的感情。他說:「如果我有一些能力,能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一些正面,撫慰,修復的,讓手上的技藝可以造福更多的人。」最後他也分享了在這次展覽展出的《天圓地方》的製作過程,這個作品製造了一個情境,讓人融入其中,凝視,沉澱。如同看著天空、山脈,風吹過田的單純,在這之中可以抒發,補充精神能量。

蔣勳也回應,「美如果是一個救贖,讓人在心情沮喪的時候感受到撫慰,如同風撫慰著175公頃的稻田。而藝術如果沒有回到對人的關心上,那沒有意義」

「池上穀倉藝術館開館兩年來,有20個國家,5萬人來過,跟其他藝術館不同,因為你在池上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互相有關聯的,如同稻田裡的根是纏綿在一起的。穀倉轉變成藝術館,雖然不再提供稻米糧食,但轉化成精神糧食,人們拿到的是精神的糧票,而這個藝術有一種人的關係在裡面,讓不同宗教,不同國籍的人可以在一起,我相信同時是池上有的,以及穀倉有的東西。」

此次邀請展出的四位藝術家,他們或曾停留、或定居於東部縱谷、海線之間,並提供不同時期的精采之作。蔣勳2014年受台灣好基金會邀請來到池上,作為「池上藝術村」的總顧問及首位駐村藝術家,此次展出2019年往返東岸所繪的新作。賴純純,因千禧年新世紀的第一道曙光來到台東金樽海岸,自此駐足於都蘭直至今日。來自屏東好茶部落的安聖惠,近20年定居在台東都蘭。《生命記憶的碎形圖 靜靜等待》是藝術家早期創作結晶,作品始於台東,這次回到創作起源地,更有其意義。金工藝術家董承濂2002年畢業於美國奧瑞岡大學精工與珠寶設計系,於2013年成立studio DONG工作室,曾獲美國「40 Under 40」(40位40歲以下具有潛力的藝術家)殊榮。作品結合科技裝置,賦予物件無限的生命力。藝術家們用畫筆、複合媒材、科技裝置捕捉大地的光影,光影的對話成為書寫心中對自然美好的映照。

賴純純與安聖惠的講座之後也將登場,請密切注意池上穀倉藝術館粉絲專頁。

新聞聯絡人:陳祐菁(089-862-089)

展覽 | 「光影的對話 蔣勳X董承濂 賴純純X安聖惠」

時間 | 2019/12/20(五)-2020/05/05(二)

地點 | 池上穀倉藝術館(臺東縣池上鄉中西三路6號)

營業時間 | 10:30-17:30(三、四休館)

連絡電話 | 089-862-089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