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館與海端鄉公所邀聚名師 傳習布農織布文化精髓

【特派記者陳柏言/臺東報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與臺東縣海端鄉公所、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自2017年開始,連續四年共同辦理布農傳統編織技藝推廣課程,針對困難的圖紋製作進行分析與實作,讓許多對於布農織布有興趣的學習者,能在講師指導下理解與實作布農編織。今年度史前館與海端鄉公所、布農族文化館再度攜手合作,於3月20日至3月22日舉辦「2020布農族傳統綴織加夾織技術進階研習」工作坊,讓學員與講師相聚一起共同切磋精進,也讓織布不再是一條孤獨的學藝之路。

史前館表示,本系列織布課程的源起,為史前館邀請長於布農織布的講師翁立娃進行長期的研究與藏品分析,除了結合傳統布農織布的原理,也結合現代科技如透過電腦軟體轉換記錄織布經緯線等方法,讓有心於織布的學習者可以免去初期摸索無門的苦惱,增添上手的機會與織出圖紋的成就感。

布農織布最基礎的是平織以及可產生菱形的斜紋織,這兩種都是顯經圖案,讓經線的圖樣更清楚。但是夾織跟綴織則是顯緯圖案,竿數更多,儘管學員了解原理就不會覺得太難,但摸索的過程往往會讓初中階織者感到複雜受挫,而無法繼續延伸。

本次課程就是要讓學員了解如何在兩竿、四竿的架竿基礎上,延伸到竿數更多的綴織以及綴織加夾織的綜合技術。本次課程包含兩大重點,一是分享解析布農族色彩學,讓大家知道傳統的配色運用;二是協助學員能將學術性的織布術語,會同布農族傳統工法語言進行轉譯與轉換,幫助學員在短時間內先理解並建立能於兩種系統切換的能力基礎,未來也能更容易理解及操作傳統織物結構以及織造技術,不會只習慣其中一種系統而侷限未來發展。例如,對於檢視同一塊織布的架竿數量,南投布農族、臺東布農族及學界慣用的說法即有相當差異,期望透過講師學員彼此交流,協助學員理解脈絡差異與指涉對象的異同。

本次工作坊特別邀請海端鄉糸糸績地工作室ibu(胡郁如)、帛法齊工作室aping(余桂蘭)擔任講師,讓布農織布成為布農族文化館發展海端鄉工藝與在地知識的特色之一。史前館也在文化部委任「博物館系統與在地知識網絡整合計畫」(MLA)支持下,邀請來自南投的美麗方工作室方美麗老師及臺中綠毛氈工作室翁立娃老師一起加入解析傳習,透過各地織布者不吝分享技術與研究,讓織布技術門檻降低,促進更多有心者學習而形成織布風氣。

講師ibu(胡郁如)指出,透過研習,讓我們把老人家的腦袋跟自己的腦袋接在一起,讓大家知道我們布農族老人家的智慧非常厲害,在學習中透過原理來認識如何活用多竿方式,就能讓以往只會在書上或博物館看到、沒有在生活中被織出來的圖紋,可以透過了解原理實際織出來並且延續下去。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東縣政府,資料來源:縣政新聞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