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巫月樺/台中報導】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中分局輔導臺中及苗栗地區推廣友善農業,107年首度嘗試在霧峰的稻田架設人工棲架,成功吸引黑翅鳶停駐消滅田間鼠害,透過影像紀錄發現常見的田間鳥類也會透過棲架捕蟲,今年開始在農耕地設置4公尺高的棲架,讓食蟲性鳥類如大捲尾、紅尾伯勞、棕背伯勞利用,經由紅外線自動相機的監測獲得顯著成果,也提供農友參考,達到產業與生態雙贏。
水保局臺中分局表示,107年結合屏東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在霧峰區友善稻田架起7公尺高的人工棲架,成功讓黑翅鳶駐足打擊鼠害,108年也在龍井的西瓜田推動,從自動相機的監測發現,除黑翅鳶會利用棲架,也捕捉到大捲尾及紅尾伯勞利用棲架捕食昆蟲,因而興起試辦4公尺高棲架的動機。
彰化鳥會理事長李璟泓老師表示,多數捕食性鳥類都需要制高點來尋找食物,棲架就是利用此原理,在空曠的田區架設竹竿,並在頂端創造出鳥類棲息的棲枝,留給鳥類利用。
水保局臺中分局的友善團隊在苗栗市山區與臺中后里的有機田區透過實驗發現,4公尺棲架的鳥類除日間常見的大捲尾、紅尾伯勞、棕背伯勞及黑翅鳶外,夜間也有臺灣夜鷹及領角鴞使用。
日間的鳥類多捕食直翅目的臺灣大蟋蟀、中華劍角蝗、螻蛄、半翅目的蟬、荔枝椿象、鱗翅目的夜盜蛾為主;夜間活動的領角鴞則以臺灣大蟋蟀為主要食物。顯示在田區架設小型棲架,農友甚至可以不用農藥就達到減少田間蟲害的目標,民眾也可以利用友善環境的棲架來認識田間的野生鳥類。
水保局臺中分局進一步說明,透過由自然界動物來抑制害蟲數量,提供鳥類駐足的棲架,就可控制害蟲讓田間達到生態平衡。這樣一個簡易田間設施,僅需要利用竹子或樹枝搭建即可,約一分地架設一枝,不需要特殊材料就可讓鳥類大展身手,對於從事友善農業的農民們來說,操作既簡單又方便,更可解決蟲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