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張慧人/記者林怡亭報導】動脈剝離是罕見但高致死率的外科急症, 常需及時的緊急手術治療以挽救病人生命。 林口長庚醫院為找出疾病的危險因子加以預防及改善治療結果, 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針對其中23, 868名主動脈剝離患者及全台456萬個家庭, 進行近3年的研究,發現主動脈剝離與遺傳有強烈相關性, 有家族病史會增加主動脈剝離發病的風險及影響長期預後。 醫師提醒有家族史的民眾,宜及早至專科門診追蹤檢查, 並嚴格控制血壓及戒菸,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
主動脈剝離 研究:家族史會增加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 外科及風濕免疫科團隊發表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 主動脈剝離疾病的發生,遺傳因素所佔比例超過一半; 有家族病史者,會顯著增加家族成員的發病風險, 一等親的發病風險可達6.82倍。 而家族性的主動脈剝離如果發病,發病年紀會較輕, 且相較沒有家族病史患者,更容易需要接受外科手術, 且常必須接受更複雜廣泛的外科重建手術。 這份報告已發表在2020年9月美國心臟學會重量級期刊「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外科陳紹緯副教授表示, 主動脈是將心臟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大血管,結構包含內、中、 外三層,當內層有破裂使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之間, 血流便會將主動脈撕裂剝離成兩個腔室,造成主動脈剝離。 若不幸血液從假腔破出,主動脈便破裂大量出血, 是猝死常見的原因之一。 國內主動脈剝離的發生率約每年十萬分之五到十,每年大約有近2‚ 000人發病。
主動脈剝離分為A型及B型, A型需緊急開胸手術進行人工血管置換,若不手術80-90% 的病人會死亡,特別是在病發初期,每小時約1%的死亡率。 B型則大部分可以用藥物控制, 如有併發症可以用新技術主動脈支架來治療。
因病人一個問題 醫師著手研究
48歲的王先生,平時有抽菸習慣及高血壓病史,但無規律服藥, 某日凌晨突發劇烈撕裂性的胸痛並延伸至背部, 由同住的弟弟緊急送醫,經陳紹緯醫師檢查診斷為A型主動脈剝離, 緊急進行主動脈置換修補手術,手術順利平安出院。
醫師詳細詢問病人後得知,其父親有主動脈剝離病史, 也曾聽長輩說有家族成員在年輕時發生不明原因猝死。 病人弟弟想了解此病是否有遺傳性? 其它家族成員需不需要特別注意? 病人康復後也擔心像他這類有家族史的主動脈剝離患者, 術後的長期結果是否會比較差?
陳紹緯醫師表示,由於這是病人及家屬所關心的問題, 於是他開始進行研究,在跨團隊各領域專家合作, 及院方支持下所成立的巨量資料統計中心協助下, 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全人口資料, 及使用家戶承保檔案來建立親屬關係, 藉由台灣完善的健保制度和全民納保完整追蹤特性, 作全面性的分析研究,包括家族史對主動脈剝離的發生風險, 以及長期結果的影響。經過近3年的努力, 發現家族史與主動脈剝離的重要相關性。
主動脈剝離家族史 控血壓、及早追蹤
醫師因此提醒有主動脈剝離家族史的民眾,宜及早至專科門診追蹤, 進行影像檢查,並嚴格控制血壓及戒菸,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 如果有主動脈病變應積極接受外科治療。萬一已經發病, 治療後仍須嚴密的控制血壓和電腦斷層追蹤, 因為不論A型或B型的主動脈剝離, 長期都有可能因形成主動脈瘤而需後續手術治療,不可大意。
【延伸閱讀】
學名藥跟原廠藥的療效真的有差嗎? 消基會教你保障用藥安全
相應世界紫斑週一起健走去! 紫斑瘀青、異常出血ITP別跑錯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79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7796/ 更多健康資訊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健康醫療網,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新聞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