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燕:秉持「開工市長」精神 務實推動市政為市民謀福祉

【記者巫月樺/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務實推動建設,腳步不停歇!新市府上任後考量市民需要,除延續好的政策,也檢討調整過去不足之處,除致力恢復老人健保補助、改革敬老愛心卡政策,也持續力推公幼公托倍增、山海環線及捷運工程。市長盧秀燕表示,她期許自己做一位「開工市長」,將持續務實推動各項建設,回應市民期待。
民進黨市議員陳世凱、鄭功進、施志昌、黃守達、謝志忠、林祈烽、張玉嬿、林德宇、張耀中等人今(14)日於總質詢時關心台中市交通運具、空氣品質、老人福利、台灣燈會等多項市政推動情形,並指外界有人說市長很會跟中央要錢,開玩笑說她是「中央處理器」。
「地方政府就是要向中央據理力爭預算!」盧秀燕表示,她擔任立委時就積極爭取台中鐵路高架化預算,現在作為市長,更要向中央據理力爭預算,並積極籌措台中財源,其他像是恢復老人健保補助,需要市府自編預算的,市府也努力籌措,這才是為市民謀福,為台中的永續未來著想。
盧秀燕強調,身為市長就應該為市民發聲,為市民爭取福利,她期許自己做一位「開工市長」,務實推動各項建設,回應市民期待。
針對交通建設部分,市府表示,台中山海環線計畫目前進行可行性報告階段,前市府所提送計畫被行政院國發會認定不完備而須補件,市府進行報告書補正後,今年3月19日函送交通部,計畫方案及路線長度皆無變動,並要求提出比照台中鐵路高架化,由中央全額補助計畫經費,後續將與交通部保持聯繫,盼中央儘速通過。
台中國際機場則以「機場園區」概念通盤思考機場與周邊區域的整體發展,必須發展為真正的國際機場,並加速推動清泉崗地區的都市開發,市府一定全力配合中央專案小組,將促請中央縮短長達16年的計畫期程,並調整原有的廉航定位,提升為「機場園區」概念推動。
市府也積極擘劃大眾運輸路網,台中第一條捷運、全長16.71公里、18個車站的捷運綠線,目前工程進度已達83.53%,預計109年底前即全線營運通車;同時,市府並規劃「雙十公車」政策,刷卡搭公車10公里免費,超過10公里車資上限原本為60元,降低到10元,以照顧長距離乘客並造福偏鄉民眾。
針對台中空氣品質,市府積極改善空汙,持續督促中火降載減排,爭取老舊4號機組優先除役,日前中火放流水超標,市府已重罰累計2602萬餘元,港區其他大型汙染源也持續稽查重罰。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監測站統計,今年1至5月台中市PM2.5平均值相較去年同期改善1.8微克;空氣品質不良(AQI>100)天數相較去年同期約減4成,持續展現改善成效。
此外,部分民進黨議員「誤解」有關前市長林佳龍簽署的空汙減量承諾書,市府表示,經查是以111年將台中市PM2.5年均值降至聯合國的標準15微克/立方米為目標,並非部分民進黨議員所提之109年;另一方面,由於環保署檢討109年國家空氣品質目標無法達成,今年5月13日召開研商會議,修正全國空氣品質管理目標,將改善PM2.5濃度目標期程延至112年達成全國平均每立方米15微克,市府會持續執行各項空氣品質改善對策,期盼早日達成空氣品質管理目標。
針對2020台灣燈會籌備工作,市府正如火如荼進行,主燈區位於原花博后里馬場園區及森林園區,展期自2020年2月8日至23日;副燈區位於文心森林公園,展期自今年12月中至2020年2月23日。盧秀燕已親自主持4次籌備會議,並正式成立燈會辦公室,規劃各燈區創意展現。
針對社會福利,市府表示,台中市過去公托公幼不足,盧秀燕提出「公幼公托倍增計畫」,上任至今,已有北屯、南屯、東區、烏日等4處公幼開工,以及東區1間公托開幕,總計5座托育機構成型,未來會繼續努力,預計四年內增180班公幼、18家公托,健全托育環境,希望讓台中的孩子快樂成長,家長也安心。
而敬老愛心卡去年擴大使用範圍,由於政策欠缺配套措施及查核機制,出現像是搭計程車補助出現盜刷、冒用等弊端,診所掛號補助金額不一致等缺失。為讓政策永續推動,經新市府檢討後,除延續每月1000點補助額度不變外,搭公車、國道客運及國民運動中心費用也維持全額折抵,搭計程車則調整每趟次補助50元,門診每次補助基本部分負擔50元,另市府也研議參與藝文活動可使用敬老愛心卡,鼓勵長者多多出門、擴大社會參與。
同時,市府也積極推動恢復老人健保補助,如果這次議會定期會預算順利通過,7月後將正式上路,讓長輩及其子女安心。
市府也呼籲議員理性問政、用情緒性甚至羞辱的方式對待努力做事的官員,這是一種遺憾,也對認真做事的公務人員不盡公平,盼部分民進黨議員勿用自己政黨的顏色看所有的市政建設,一昧的否定並非市民之福,市府仍然希望議員能夠和市府一起努力,跟市民打拼未來。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臺中市政府,資料來源:臺中市政府全球資訊網 – 市政新聞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