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怡亭/專題報導】在骨科門診常聽到「醫生,怎麼辦?我的女兒怎麼背部隆凸起來,肩膀也一高一低的,會不會需要開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近年來收治多起自發性脊椎側彎病例,患者年齡約落在10-18歲。然而,許多家長會尋求牽引、吊單槓、整骨等方式治療,但效果大多有限;醫師提醒,若家中小朋友有脊椎側彎的狀況,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脊椎側彎初期難察覺 健康檢查、游泳才被發現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骨科部脊椎骨科主治醫師黃聰仁表示,真正的脊椎側彎症,單從外觀上看是不一定準的,一般是指在病人站立之 X-光片中,測量脊椎側彎柯氏(Cobb's)角度大於10度以上。
黃聰仁副院長補充,脊椎側彎初期不會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病人本身很難察覺到脊椎已經產生變化,大多是健康檢查、游泳或洗澡時家長發現而就醫。
自發性脊椎側彎占多數 致病原因成「謎」
所有脊椎側彎的種類中,以「自發性脊椎側彎」占多數,約為就醫民眾的八成。黃聰仁副院長指出,對於自發性脊椎側彎的原因,目前在醫界還是一個「謎」,大多數病人經過X光、核磁共振等檢查後,都檢查不出任何骨骼或神經病變,也不是一般認為的姿勢不良所造成,目前僅知部分病例有家族性遺傳的傾向;且病人多數為青春期的學童,其中女生占多數,大約為男生的4-6倍。
側彎角度20度以上追蹤即可 40度以上需考慮手術矯正
治療上是根據年齡及脊椎側彎的角度,黃聰仁副院長說明,18歲以下青少年側彎角度20度以上者,建議每4-6個月追蹤,若角度沒有變化或者1年內角度增加未達5-10度,基本上可以不須特別治療,但要持續追蹤;側彎角度在25-40度者,則是建議採用背架治療;若是角度達到40度以上者,才需要考慮是否採用手術矯正。
民俗療法無療效 盡早就醫是根本
統計上,僅有10%的脊椎側彎病人需要給予積極門診追蹤或背架治療,而其中約10%才需開刀矯正,家長不需過度恐慌。
黃聰仁副院長也提醒,許多家長發現家中學童有脊椎側彎後,會採用拉筋、推拿、吊單槓、整骨等民俗療法,這些方法大多僅能增加部分身體柔軟度,對矯正脊椎側彎並沒有顯著的療效,若懷疑有脊椎側彎,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4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3478/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