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怡亭/專題報導】肝及肝內膽管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第四位。對於肝癌治療,手術切除是可選擇的方式之一。臨床上,手術前會以「靛氰綠滯留測試(ICG)」作為肝殘存功能的評估工具,倘若發生溶血會影響醫師估算肝臟切除手術的安全範圍,奇美醫學中心運用「靛氰綠滯留測試採血術」,幫助醫師肝臟切除時,更加精確,同時降低手術費用。
ICG檢驗 精準評估肝切除範圍
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一般消化系外科護理長李玉媚表示,ICG主要是運用在手術前的肝功能評估,用來測試肝臟解毒和代謝功能,ICG試劑分別在打入身體前及體內15分鐘後,會進行抽血採樣,檢驗血液中此種色素的殘餘量,正常值通常在10%以下。
當肝功能不良時,肝臟解毒和代謝功能都會降低,百分比值就會上升。因此醫師能經由此檢查結果判斷病人能接受肝臟切除的比例,以確保病人手術後肝臟功能足夠,讓手術更安全。
ICG試劑費用高 檢體發生溶血增負擔
目前臨床上ICG試劑病人要自費,一瓶約1,100-1,200元,若以60公斤成人估算需2瓶,自費價格較高,另一方面,當檢體發生溶血時,病人需要承受再次抽血的疼痛感,同時陷入需再次自費購買ICG試劑的困境,重新採集檢體也會產生醫護人員額外的工作負擔。
肝手術前檢測 避免誤判或重複檢驗
為了提供民眾更好更完善的醫療照護,李玉媚指出,護理團隊運用「醫療照護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解決問題,加上整合跨部門共同合作改善及建置「靛氰綠滯留測試標準抽血護理照護技術流程」,大幅降低病人手術後肝功能不全的發生,減少併發症衍生出的額外治療費用與住院天數,同時也協助醫師在手術前正確評估肝功能,減少重覆抽血以及再次檢驗的耗損。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3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2937/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