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明國學講堂第十三期——以茶為師 茶場即道場

戌初之際,晚風習習,消退了白日的暑氣。此刻的普明國學講堂座無虛席,眾人圍坐,靜靜欣賞左芳儒老師奉茶。一樽晶瑩如玉的白瓷茶壺并五樽琉璃茶盞置于茶席之上,左老師起手提壺,一注茶湯入杯,蕩起淺淺漣漪,隨即散發出清冽甘甜之氣。茶是水中君子,此言甚是!

2019年7月19日晚,原臺灣茶葉研究所副所長、中華茶系製茶聖手左如玉與臺灣百年“東方美人茶”茶文化第五代傳人左芳儒亮相普明講堂,為大眾帶來“以茶為師”的茶道文化講座。

主持人慧榕師兄落落大方立於講堂之上,向到場的製茶人、茶道愛好者以及傳統文化愛好者介紹左如玉老師和其茶藝表演團隊。

左如玉老師家族世代居客家山城苗栗,幼年便隨家人學習制茶、研習茶道,遵祖輩訓,不事殺業,常年茹素。曾從事十年珠寶生意,然日漸虧損,後有因熏習佛法,轉向可持續發展、利人利己的環保茶業,擁有三十多年的製茶經驗,並於多所臺灣大學教授茶道課程。

【茶桌上不聊是非】

茶聖陸羽所著《茶經》曾云: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可見,飲茶者若是心懷散亂,於其茶道不得鍥入,無法領會其精神。而注重自身修養、勤儉寬厚之人,更能與茶相應,融會貫通。

左如玉老師分享道,在講座之前,她們以虔誠之心供茶於佛前,感恩佛陀的慈悲與天地造化的蒙養。通過多年自己在採茶、曬茶、炒茶、烘焙等過程中,受益良多。茶場是自己修行的道場,在與茶相處的生活細節裡,感悟茶道的自然無爭、奉獻利他。比如,茶葉經過採摘、晾曬、炒製,不斷被蹂躪、折騰,卻不生氣,反而回饋以清香。茶葉如此,做人也是如此。

因此,左老師提倡“茶桌上不聊是非”,要用感恩心、敬畏心飲茶品茶,尊重每一位泡茶者,尊重茶葉帶來的清香。

【種下善因,人人受益】

“那時候臺灣很少做有機茶、無毒茶,一味追求茶葉產量,茶田有很多化肥和農藥的殘餘……我自己覺得不能這樣,開始自己創作、研發新工藝,不斷試驗新茶。沒有底蘊的泡茶,不叫泡茶;沒有靈性的製茶,不叫藝術。”左如玉老師一席話引起大家的強烈贊同,而她更是身體力行,通過改變工藝創新出一百五十多種不同風味的茶葉。

現今的茶葉市場有一種現象,越是好茶,越要“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精緻包裝。而左老師反其道而行,提倡簡單、可分解的環保包裝,致力於構建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茶業鏈。

一個鋁製的簡單包裝,看起來不甚起眼,卻匯聚了諸多心血。左老師因深信佛教因果,希望通過小小的包裝種下善因,幫助大眾養成保護環境、自律自由的好習慣。

互動環節中,來自臺灣的書友分享,左老師的茶道理念令他很感動,推廣環保無毒茶,其實也是通過改變消費選擇來影響大環境,讓每個人都能從一件件小事做起,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茶道也是一種美學,是展現中國茶文化的極致美學。

【以茶為師,生活點滴即是修行】

為了讓大眾直觀領略茶葉的魅力,左如玉老師從臺灣特意帶來四款不同創新茶。其中兩款產自臺灣中央山脈茶園,非常珍惜難得。

兩座茶席分布中央,左芳儒老師靜心入座,置茶,注水,山泉水與茶葉的交互,激起層層茶香。舉手投足間的那種安靜,比茶香更加沁人心脾,茶者的修養在泡茶的一刻彰顯無遺。

現場書友立於茶席兩側,手捧茶杯,欣賞著眼前的一番盛景。待到茶湯出壺,輪流品賞,有一書友品飲之後,意猶未盡,閉上眼睛反復嗅著殘留在茶杯的香氣,轉頭同一旁的朋友輕聲說道“真香呀!”

筆者有幸也淺酌一口,茶湯入口,甘冽清醇,不遠不近,不溫不火。恰到好處,淡卻有味,有味而不濃,甚是相宜。

左老師就著剛泡出的茶緩緩說道:“每個人的心態能量不同,泡茶當下的心情不同,所以即使同一款茶,不同人泡出來的味道也不同。”

以茶為師,其實非茶為師,而是事事均可為師,修行之人貴在用心。若能善用其心,則修行在生活,當下即道場。(來源:普明國學講堂 文|悟芃 圖|悟舸)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