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巫月樺/台東報導】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智慧博物館計畫邁入第四年,透過數位科技打造互動展示已取得斐然成效,一新觀眾對考古博物館的觀感。108年史前館進行線上數位特展,邀請當代藝術家到館進行藝術駐村創作,更搭配臺灣文化日及智慧博物館各子計畫成果,邀請觀眾於秋日傍晚到博物館散步,藉由新科技、傳統油畫以及音樂演奏等方式,提供民眾不同的感官體驗,打造進入史前空間維度的窗口,進而反思與體會島內當代共生的各種面貌。
史前館表示,近年來試圖突破傳統框架,多方運用各式媒介,包含傳統靜態展示、高科技互動、油畫創作與獨立音樂演出,嘗試重塑出史前世界的方方面面,透過不同感官體驗來領民眾進入史前,同時也藉此建立與來館遊客及社區民眾的緊密互動。駐村成果展是前述工作的分支計劃。此次藝術家在一個月的創作期間,跟隨考古學家至遺址現場踏查,親身感受史前生活情境再進行油畫創作,作品以卑南溪口的白天與黑夜來呈現,帶領觀眾潛進臺灣島的過往及南島族群的文化。
駐館藝術家黃亦中表示本次駐館的創作主題為【空間實驗共感計畫第1號】,由2幅尺寸291cm*218cm的300號油畫布組成,對創作者而言在一個月內完成是很大的挑戰,畫中將卑南大溪的夜晚與白晝結合,並將畫家所感受到過往層層的文化積累都畫了進去。因此如果有參與駐村過程的人就會發現,這幅作品如同文化積累層層堆疊,包含了卑南玉玦與板岩石棺。
現在,站在畫作前,我們只看到滔滔溪水迎面而來,仔細傾聽溪床裡滾動的礫石,在耳際在腦海裡,似乎都一遍遍重複著遠古以來奏起的樂章。
本次特殊的夜間活動包含「科技互動快閃展」、「藝術駐館成果發表─座談X樂團演出」兩項活動,座談由史前館王長華館長主持,邀請8月份駐館進行油畫創作的藝術家「黃亦中」、帶有前衛元素的「頭部組成者」樂團、台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李曉雯」、臺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張溥騰」老師、藝術駐館策展人「吳意琳」研究助理等人,一同進行藝術交流座談,最後由樂團帶來迷幻後搖的現場演出,引領著觀眾一起回到史前南島人踏上的卑南大溪口岸。與我們一起在星夜下,遙想過往。
延伸參考資料:史前館藝術駐館https://www.facebook.com/nmp.opencall/
作品參考資料
作品名:【空間實驗共感計畫第1號】
創作理念
卑南遺址公園展示廳裡面有一座道路涵洞切下來的剖面牆,可以看到千年前時候的人類活動遺跡,數公尺深的地層,隨著氣候變遷很多痕跡深深埋在土堆裡.若以另一個時間尺度來看,上面覆蓋著台灣島在三百五十萬年前的累積與隆起,冰河時期澎湖海溝動物群在草原上的奔馳、五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遺跡、四千年前繩紋陶與石板棺與玉文化在東部出現而產生的燦爛文明,經過板塊運動抬升,海水潮退、風暴雷擊、土壤酸化等各種過程的痕跡。一層一層的覆蓋彷彿消失,但它確實的存在於我們人沒有看到的表面。
於是我將畫布反覆打底,彷彿從地核中開始進行,堆疊了十七種底色作為土地在人類活動前的基礎,開始畫上了石板棺跟由台灣玉所做的耳飾;接著他們由於部落人口移動被拋棄在一塊土地上,被暴風雨和潮汐所掩蓋,彷彿一切都不曾存在過。
時代變遷很快,政府在這塊土地上蓋了一個台東新火車站,遺址被挖開或又埋在更深的裡頭;資本推動人類進行研究,但是又不留情地剝奪了過去。文化不停的累積,一切的痕跡都沒有消逝,我們在挖掘過程中,發現此曾在的土壤與文件,也許有天這塊土地還是會還給自然,那些海洋與卑南大溪的響聲。
創作論述
作品透過打底17層底色後建立原本的土壤體質,接著用描繪考古文物的形式,賦予作品文件上“曾經有過石板棺及台灣玉耳飾”的意義;接著再用暖色調的白重新覆蓋這片土壤,讓陽光更新這塊土地,直到台東火車站的建立,又增加一次人類活動的痕跡。
畫下最後一次暴風雨,讓土地自動修復成原本的樣貌,人類文明與自然得以共存,而過往發生的一切雖然看不到,但是依然在層層疊疊的過程中深埋裡面,未曾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