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情況和亮點

【特派記者巫月樺/專題報導】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堅定不移持續深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建工作期間就不遺餘力、矢志不移親自抓、深入抓扶貧開發工作,創造了山海協作、閩寧對口幫扶、扶貧搬遷造福工程、選派幹部駐村幫扶等扶貧工作機制,至今仍是我們的重要工作法寶。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央工作後,仍然高度重視福建扶貧開發工作,2014年11月來閩考察時要求我們“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科學扶貧和精准扶貧”“支援和説明貧困地區與貧困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奔小康。”2015年1月專門對寧德市赤溪村扶貧開發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發力。”

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以改革創新引領扶貧方向、以開放意識推動扶貧工作”原則,發揚“弱鳥先飛,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精神,持之以恆推進扶貧開發。黨的十八大以來,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實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方略,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全省農村扶貧開發物件從2012年底的110萬人減少到2018年底的465人,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以下簡稱“重點縣”)已有5個實現脫貧摘帽,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有2050個實現退出摘帽,為福建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堅持黨建引領,注重強化保障措施。

1.領導高度重視。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組長,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省委於2013年召開九屆九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扶貧開發工作,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召開1至2次由省委書記、省長參加的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或現場推進會,多次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和專題會議,部署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從主要領導做起,每位省領導都掛鉤一個重點縣,帶頭深入基層調研、帶頭謀劃指導、帶頭督促檢查、帶頭狠抓落實。

2.強化政策支撐。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進科學扶貧精准扶貧的實施方案》《關於推進精准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福建省“十三五”扶貧開發專項規劃》《福建省農村扶貧開發辦法》《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以及成效考核、貧困退出等一系列政策檔,不斷強化政策保障。

3.加大資金投入。制定完善財政扶貧投入機制,2016年開始每年按省上年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籌集資金,專項用於精准扶貧精准脫貧。2016年以來,省級財政投入綜合扶貧資金超過225億元。

4.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市、縣扶貧幹部隊伍建設,配齊配強鄉村扶貧專職工作人員。採取“分級培訓、分級管理”的方法,對全省扶貧系統幹部進行全員培訓,不斷提升扶貧隊伍的業務能力和政策水準,2018年省市縣三級舉辦各類脫貧攻堅專題培訓班476期,培訓扶貧幹部51840人次。

5.層層壓實責任。省委、省政府向有脫貧任務的設區市市委書記和市長下達脫貧攻堅責任狀,各級層層落實責任,層層下達責任狀,每年將脫貧減貧任務分解到有關市、縣、鄉(鎮)、村,落實到戶到人,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格局。深入開展黨員幹部掛鉤幫扶活動,做到每個貧困戶都有一名黨員幹部掛鉤幫扶。建立完善《扶貧手冊》《掛鉤幫扶工作手冊》管理制度,推動幹部掛鉤幫扶責任落到實處。

6.強化社會扶貧。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濟困,實施“千企幫千村”精准扶貧活動,動員和組織民營企業(商會)積極投身精准扶貧。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1175家企業、商會幫扶1198個貧困村,幫扶貧困人口34399人,共投入產業扶貧資金25772.39萬元、公益捐贈資金16553.57萬元、技能扶貧資金244.71萬元。

7.注重典型引領。組織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等宣傳媒介加強對脫貧典型、各地脫貧經驗做法等的宣傳報導,努力營造良好的脫貧攻堅輿論氛圍。

二、堅持精准施策,注重提升幫扶實效。

按照習總書記“扶貧先扶志”、“逐村逐戶制定脫貧計畫,一個村一個村、一個戶一個戶地落實下去,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用到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致富上,真正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的要求,在對貧困人口進行精准識別、建檔立卡、動態管理的基礎上,一戶一策,因戶施策,扎實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1.實施產業扶貧。成立農業產業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的領導。2014年以來每年安排中央財政扶貧發展資金,支援貧困戶發展增收脫貧項目。指導全省有脫貧攻堅任務的65個縣(市、區)做好脫貧攻堅專案庫建設工作,截至2018年底,共策劃生成專案33288個、資金規模153.16億元。鼓勵支援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聯動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

2.實施就業扶貧。省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支援各地開展“雨露計畫”等技能培訓,提升貧困戶就業創業能力,近年來每年培訓4萬多人次。2018年,對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和技工院校教育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予以每人每學年3000元扶貧助學補助。鼓勵引導各地開發保潔、護林員、保安等公益性崗位,並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傾斜。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就業創業優惠政策,讓貧困戶獲得穩定的務工收入。

3.實施搬遷扶貧。始終堅持習總書記當年在甯德開展的茅草房改造、連家船民上岸等造福工程搬遷的好做法,連續25年將造福工程列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專案,著力解決“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問題,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力求做到既挪“窮窩”,又拔“貧根”。同時,加大對搬遷群眾的後續脫貧扶持力度,確保做到“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計搬遷改造170多萬人,整體搬遷7000多個自然村。

4.實施金融扶貧。2016年省級財政支持貧困人口千戶以上的60個縣(市、區)全面建立小額扶貧信貸風險擔保金,為貧困戶發展生產提供5萬元以下免抵押、免擔保的生產性貸款,並由省級財政為貧困戶貸款按人民銀行的基準利率給予全額貼息。截至2018年底,累計發放扶貧小額貸款35.82億元,扶持7375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貧困戶平均覆蓋面為48.37%。

5.實施教育扶貧。對因學致貧的,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給予免除學雜費和提供助學資助、助學貸款、就業支援,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貧失學輟學。2018年,全省享受教育扶貧政策的貧困人口達46652戶、77990人。

6.實施健康扶貧。對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精准扶貧醫療疊加保險等政策,確保貧困群眾基本醫療有保障。2018年全省享受醫療補助政策的貧困人口達84430戶、258083人。

7.實施保障扶貧。將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開發性扶貧措施實現脫貧的3.58萬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兜底予以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從2016年起,将省定農村低保最低標準每年提高350元,2018年全省農村低保平均標準達7149元,各縣(市、區)現行標準最低的達5100元。

三、堅持協調發展,注重強化掛鉤幫扶。

1.推進山海協作對口幫扶。堅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福建宣導的山海協作、聯動發展的要求,2012年確定了23個重點縣進行重點幫扶,每個重點縣由1或2名省領導掛鉤聯繫,5到6個省直單位和省屬企業掛鉤幫扶,1個沿海經濟較發達縣(市、區)對口幫扶。每年沿海經濟較發達縣(市、區)落實對口幫扶資金不少於1200萬元,組織引導山區和沿海發揮各自優勢互設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區,在項目招商、技術幫扶、產業鏈延伸、資金落實和用工幫困等方面實現“共建”,目前全省已共建32個園區。在財政轉移支付、產業培育、用地保障、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生態補償、幹部人才支撐、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方面,對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給予傾斜扶持。

2.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開發。2001年,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在南平調研了下派村支書和科技特派員制度,給予了充分肯定。福建省堅持把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制度作為扶持貧困村發展的重要措施,不斷總結完善,10多年來從省、市、縣三級先後選派五批優秀年輕幹部到貧困村和村級組織薄弱村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每批3年,實施“部門掛鉤、資金捆綁、幹部駐村”工作機制,對2201個貧困村全覆蓋,各級掛鉤部門共落實幫扶資金170多億元,扶持貧困村項目10萬多個,為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與活力,有力地促進了貧困村發展、貧困群眾增收。全省目前在崗的駐村“第一書記”2653人,省級科技特派員2483人。

四、堅持攜手攻堅,注重深化閩寧協作。

根據中央的部署,自1996年起,福建省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建立了對口扶貧協作關係。習總書記當年在福建省委工作時,高度重視這項工作,親自擔任閩寧對口幫扶領導小組組長,並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五次出席閩寧對口扶貧協作聯席會議,親自帶隊到寧夏調研考察。在1997年召開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上,習總書記對閩甯協作提出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協作、共同發展”的指導原則,多次指出:“閩甯協作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我們要堅決完成,對聯席會議確定的事項要堅決落實,所承諾的事情要抓緊兌現”。22年來,閩甯兩省區黨委、政府認真貫徹總書記當年確定的原則和思路,一屆接著一屆幹,持續接力,不斷推動,建立了“聯席推進、結對幫扶、產業帶動、互學互助、社會參與”的扶貧協作機制。22年來,福建省累計投入援寧財政資金16.98億元,援建項目4000多個,總投資400多億元,先後選派11批183名幹部赴寧夏掛職,選派援甯支教老師、醫療技術人員等專業技術人員80批次2000多人次,幫助寧夏培訓教師7900多人次,有力助推寧夏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在寧夏的閩籍企業(商戶)5600多家,提供就業崗位近5萬個,寧夏在福建的穩定就業人員達4.5萬人。閩寧協作已經從單向的扶貧解困,發展到雙向的互利共贏;從單一的經濟援助發展為教育、文化、醫療等多領域合作;從單純的政府行為發展為政府、企業、社會相結合的對口協作。閩寧協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積累了經驗,習總書記稱讚其是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的一個生動例子。

五、堅持改革探索,注重扶貧機制創新。

1.探索創新精准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機制。針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從2017年7月1日開始實施精准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每年籌集資金,用於補助提高貧困戶基本醫療保障政策範圍內醫療費用的報銷比例,對貧困患者個人負擔較重的13種大病進行醫療救助,並承擔保障物件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中的個人繳費部分。通過補助,使建檔立卡貧困患者的醫療總費用個人報銷比例大幅提高,精准扶貧醫療疊加保險對象自付醫療費用比例從23.44%降低到15.16%。

2.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機制。2017年以來,安排財政專項資金10.67億元,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折股量化辦法,通過固定分紅方式讓貧困村和貧困戶獲得穩定的分紅收入,帶動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戶增收脫貧。各地運營專案的預期年收益率達5.5%~7.7%,高於4.9%的金融機構長期貸款基準利率。

3.及時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推動三明市、屏南縣兩個國家級扶貧改革試驗區和“長(汀)連(城)武(平)”扶貧開發試驗區改革創新,在全省總結推廣三明市“348”、龍岩市“九措到戶”、寧德市“664”精准扶貧工作機制和屏南縣小額信貸扶貧到戶等可學管用的好經驗好做法。總結推廣壽寧縣下黨村“扶貧定制茶園”和南安市蓉中村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的做法。

六、堅持激勵約束,注重強化監督檢查。

1.強化考核評估。2017年開始,每年組織開展設區市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對考核結果好的,給予表揚和獎勵,對問題突出的進行約談,督促各地抓好問題整改。開展《福建省“十三五”扶貧開發專項規劃》中期評估,確保按序時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2.強化跟蹤督促。探索建立扶貧領域監督檢查聯合工作機制,2018年將省市縣三級原計劃開展的862項(其中省級20項)檢查項目整合為342項(其中省級4項),減少60.32%,切實減輕基層迎評迎檢工作負擔。採取不打招呼、不預設路線、直插貧困村的方式,直接進村入戶開展隨機走訪,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立月報和進度跟蹤制度,推動脫貧攻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3.強化資金監管。印發《福建省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等檔,進一步規範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從2017年開始,每年組織開展設區市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績效評價。強化扶貧資金線上監管,從2018年1月1日起對省級以上21項扶貧資金使用管理實行全程智慧化線上監管,目前納入監管資金總額達27.5億元,做到了申報、審批、撥付、使用、監管全程留痕,有力促進了扶貧資金規範、高效、透明、精准使用,獲胡春華副總理、肖捷國務委員和國務院扶貧辦劉永富主任的肯定批示。

4.強化作風建設。印發《關於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實施方案》,把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情況納入對設區市黨委和政府年度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扎實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著力解決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形式主義、不深不細不實等問題,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

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游勝鈞;游胜钧;指動傳播科技;指动传播科技;指傳媒;指传媒;華民通訊社;华民通讯社;民生新聞網;民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