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巫月樺/台中報導】常見醫病雙方在治療期間,因為溝通不良等因素,造成關係緊繃,甚至引發進一步衝突。為避免醫療糾紛,台中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就醫前,可收集疾病資料,對疾病有初步瞭解,必要時協調家屬陪同前往就醫;過程中,與醫師詳細溝通,瞭解病情發展、治療方針及其預後(推估未來經過治療後可能的結果),若需填寫同意書務必詳細閱讀後再簽署;就醫後,依醫師指示及建議,定期回診追蹤治療,若有身體不適或疑問,應回診治療並與醫師溝通。
「醫生,為什麼我開刀後復原狀況不如預期?怎麼會變成這樣?」衛生局分享,曾有民眾至醫療院所開刀,術後因認為復原狀況不如預期,質疑醫方的處置方式,申請醫療糾紛調處,所幸後來經過委員提供法律及醫學相關專業建議,搭起醫病間的溝通橋梁,化解彼此誤會,促進醫病雙方成功和解。
衛生局指出,市府於去年受理71件醫療糾紛調處案件,調處成立率35.21%,以骨科佔最大宗(13件)、外科及牙科次之(9件)。醫療糾紛的發生,往往造成醫病雙方的壓力與痛苦,而後可能面臨的漫長法律訴訟更是耗時費力,對於就醫民眾、醫事人員及醫療院所都可能再次造成傷害。提醒民眾可採取就醫前、中、後相關注意事項,並主動參與各項醫療決定,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