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張慧人/記者蔡岳宏報導】新冠肺炎延燒,民眾減少上餐廳吃飯,餐飲業者只能咬牙苦撐。臺大公衛學院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所長陳家揚16日表示,餐廳落實環境、人員衛生清潔,加大用餐距離1公尺,民眾多洗手、用公筷,共同施行保護措施,可不用恐慌,盡可能正常生活,也減少對產業的衝擊。台大公衛院長詹長權則呼籲,台北市比照紐約,500人以下餐廳容客量減半,因應疫情。
糞口傳播機率不大 用餐注意接觸傳播
陳家揚指出,飲食的病菌傳播主要是糞口傳染,其傳染途徑常見為飲用水汙染,而台灣水源地保護嚴密,衛生習慣進步,另外一般餐飲業者也有規範使用飲用水標準,機率不大。
雖然新冠病毒可透過飛沫、表面接觸感染,但是透過食品和食品包材傳染,目前無證據,可能性應很低。比較要擔心表面接觸,如果沒有控制好食品衛生,餐飲人員接觸到餐具,都可能使顧客接觸到而感染。
食品餐飲業者如何因應疫情? 專家提這幾點
陳家揚建議,落實現有衛生規範,阻絕微生物傳播,例如員工如廁後、吐痰、擤鼻涕或任何汙染手部動作後、工作前應洗手;且業者要提供自來水、清潔劑和擦紙巾,並在廁所張貼「如廁後應洗手」等字樣。
另外,餐飲業者應制定員工手部清潔事項,如收拾與送餐間,應洗手或酒精消毒;亨煮時,配戴消毒過的手套或洗手;收銀人員和送餐人員應分流。並強化員工健康自主管理,若員工身體不舒服,不要強迫上班,務必在家休息,幫員工量體溫,避免員工為薪水冒病上班,制定好員工調度計畫。
陳家揚也提到,可拉大顧客用餐距離約1公尺以上,針對常接觸桌面、門把和菜單清潔,甚至使用丟棄式菜單,提供消毒清潔品區域,減少buffet供餐,合菜時盡量多提供餐具,使用公筷。
至於一般民眾,吃東西前要洗手,不要用手直接拿食物,自備清潔品消毒,慎選注重防疫衛生的餐廳。
教授說,防疫多做準備,外食也不用恐慌,病毒透過食物傳播機率很低,但有症狀勿至餐廳用餐。詹長權則補充,防疫很重要,但生活還是要過,呼籲台北市比照紐約市,餐廳顧客量減半,或者學習香港使用隔板,而試吃活動也盡量停止。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5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528/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