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張慧人/記者曾正豪報導】繼2003年SARS疫情之後,相隔了17年,今年初以來散播至全球的武漢肺炎(COVID-19),是再一次由中國傳出之新興不明傳染病。病毒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這種與SARS類似的冠狀病毒傳播力卻遠遠高於SARS,且在無症狀時期也具有傳染力。
防疫除勤洗手 運動強化身體適能也重要
武漢肺炎傳播力雖強,但造成重症或致死者通常是中高齡、或有多重慢性病或共病症者,因此除了勤洗手是基本保護之外,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復健科吳政哲主任提醒,還可透過運動來強化體適能,以增進自身抵抗力與免疫力;對中高齡長者、三高、多重慢性病者更有助益,也能減少焦慮及憂鬱。
體適能包括四要素:體脂率、柔軟度、肌肉適能以及心肺耐力
吳政哲主任表示,首先可以做伸展運動來增進柔軟度,並能提高身體協調性、幫助身體放鬆、紓解壓力,並改善姿勢不良;尤其可以針對背部及大腿作靜態的伸展運動,如坐姿體前彎等動作。
不過,伸展的程度大約是略為緊繃,稍為不適,但又不會引起疼痛為原則;每個動作維持10至20秒,重複3至5回合為1次,每週至少3次。
增進肌肉 施力務必氣避免暈眩不適
增進肌肉適能則一般以啞鈴或槓鈴作為訓練肌力之工具,可先從輕的重量做起。以訓練肱二頭肌為例,可從1磅開始,每個動作做10-15下,可重複3回合。若做完之後不會覺得肌肉疲憊,則可以慢慢增加重量;每週至少兩次,但最多兩天一次。請注意施力時不要閉氣,以避免產生暈眩不適。
心肺耐力為健康指標 視體能狀況循序漸進
心肺耐力是體適能最重要的指標,也是整體健康狀況的最佳指標之一。訓練心肺功能需要採行有氧運動,其前提是時間要夠長,所以強度不能太強,也比較可以維持,吳政哲主任建議,可採行有節奏性、全身性、使用大肌肉群的運動模式,如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或有氧舞蹈等。
強度則可用自覺用力係數(RPE)來評估,大概是有點累又不太累;以跑步為例,大略是可以跟同伴聊天,但又不會喘不過氣的程度。運動的時間需維持20到30分鐘以上;很重要的是在運動前後要各有至少5分鐘的熱身或緩和運動。運動的頻率,則以每週3次以上為原則;開始運動時,先以較低之強度及時間為主,再隨著體能狀況的進展,慢慢地增加時間及強度。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74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45743/更多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