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巫月樺/台中報導】台中市議員黃守達20日於市議會臨時會專案報告指出,捷運藍線於綜合規劃階段變更路線,卻未考慮到台灣大道的交通狀況,未來捷運開始動工,勢必造成台灣大道大塞車。屆時施工交通黑暗期將導致舊城區進入經濟黑暗期,市府應及早規劃應對方案,將施工帶來的衝擊降到最低。
黃守達質疑,目前B12、B13站段捷運都是地下形式。台灣大道是交通主要幹道,交通局有考慮過台灣大道施工期間的交通疏導嗎?屆時如何因應?到時候BRT改的公車專用道要怎麼辦?
即使施工採用潛盾機,根據雙北經驗,依然會對交通造成巨大影響。中區台灣大道段只有四個線道,一但進行施工,可預期交通會發生大打結,屆時難保台灣大道不會變成 「全台最大規模停車場」。
先前胡市長曾經表示,不做BRT,台灣大道會心肌梗塞。現在公車專用道還在,台灣大道的交通問題依然卡關,塞車問題依舊嚴重,交通已經接近中風等級。黃守達表示,捷運施工期間,若交通無健全配套,台灣大道可能就不止是心肌梗塞,是直接休克。
黃守達批評,根據市府的資料,藍線最快11年後完工,但經過長達數年的施工交通黑暗期,甚至連帶的經濟黑暗期,若未於捷運施工前為中區做好短中長程的規劃,可預期施工將造成地區商業機能大幅衰退,對舊城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台北捷運萬大線就是一例,捷運工程帶來的影響,讓美食街直接變美食沙漠。
黃守達指出,市府表示新路線方案是為振興、繁榮舊台中市區。但舊城區的病灶絕對不僅僅只有交通。市府應去通盤考量中區整體的再生計畫,設法解套現存問題,才能真正活化中區。
黃守達也擔憂,台灣大道沿線的文化資產與特色老屋如第二市場、彰化銀行、中央書局、全安堂等,都極有可能受捷運工程影響而損壞。黃守達要求,市政府務必做好審慎評估與建築的防護,勿讓交通的進步變成文化的大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