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林祖嘉

首屆「兩岸共同市場海河論壇」在天津舉辦

「首屆兩岸共同市場海河論壇」1127日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天津召開,與會的兩岸學者認為,兩岸在經貿方面優勢互補,如果能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建立一個以經貿為主軸的兩岸共同市場,不僅可以為兩岸關係奠定和平穩定的基石,長期更能夠發展兩岸經貿互補、互惠、互利的優勢,實現兩岸經濟的共同繁榮,讓台灣人民切身感受到大陸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為中華民族復興創造美好未來。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表示,台灣產業應該把握大陸培育完整內需市場的契機,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積極參與大陸內需市場,參與大陸現代服務業發展,逐步轉變過去單一的代工生產、兩頭在外的發展方式。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視頻截圖)

張冠華認為,從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合作來看,應該推動台灣優勢產業融入大陸產業的創新驅動,更深地參與大陸新經濟市場創新體系,積極參與大陸產業補短板補弱項的進程,提升兩岸產業合作在大陸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與角色。

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表示,過去40年來,兩岸之間的經貿互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過去10年來,兩岸在政治上很大的變化,但是兩岸經貿關係卻沒有因此脫鈎,反而越來越密切。

▲台灣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祖嘉(視頻截圖)

台灣擁有優良的製造業和一個厚實的技術,大陸有廣大的市場,還有龐大的國際連接。兩岸優勢互補,對大陸推動「十四五規劃」的雙循環目標,以及對於台灣實現經濟繁榮都會有很重要的積極的作用。

林祖嘉說:如果兩岸能夠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建立一個以經貿為主軸的兩岸共同市場,不僅可以為兩岸關係奠定一個和平穩定的基石,長期更能夠發展兩岸互補互惠互利的優勢。

台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在政治上嚴峻對立,但是兩岸經貿、社會交流仍然在正面發展,特別是經貿交流。「不論是2020年一整年,還是2021年的前三季度,兩岸的經貿交流非但沒有受到兩岸政治關係的影響,反而呈現出積極正向的發展,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

▲台灣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

張五嶽說,今年大陸「十四五規劃」首度把兩岸共同市場放在了規劃的具體文件中,兩岸關係當前依然嚴峻,但是如果能夠進一步落實推展兩岸共同市場,相信對對兩岸關係優勢互補、和平發展,仍然具有高度的正向意義。

張五嶽認為,2016年以來,兩岸關係因為政治上欠缺互信,雙方在經貿交流上很難直接通過公權力溝通、對話、合作,所以大陸才會採取單邊立法、單邊作為、單邊利用大陸縱深的主場優勢,提出各式各樣的對台措施以及利好政策、惠台政策,希望讓兩岸經貿關係更加緊密連接,甚至向著共同市場的目標邁進。

上海東亞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鐘焰說,2018年、2019年,國家發改委、國台辦等20多個部門,先後出台《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和《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惠台31條和26條措施)。

2020年,國家發改委、國台辦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應對疫情統籌做好支持台資企業發展和推進台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簡稱「助力台企11條」),2021317日國務院台辦等11部門聯合出台了《關於支持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農林22條」),各省市也結合當地特點出台了具體實施意見,豐富完善了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舉措,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聯動的政策體系。

鐘焰指出,這些措施政策的核心是確立台企台胞同等待遇,進一步完善台企台胞在大陸生活發展的權益保護,通過推動台企台胞權益保護的制度化構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國家統一的社會基礎。

各地圍繞落實中央惠台系列措施做了大量細緻深入工作,廣大台胞台企切實感受到了惠台措施的效果。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長譚瑾瑜表示,建構兩岸共同市場需降低貿易壁壘,消除生產要素往來的障礙差異。

中國大陸在「十四五」規劃中,對於促進貿易自由化與便捷化已有相關的作為,同時亦提到建構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希望能在「十四五」時期之內重啓兩岸的交流來深化兩岸的產業合作,完成兩岸的貨品服務投資協議。

其中具體的做法包括邀請兩岸的專家學者來針對目前海峽兩岸的貨品、貿易和投資協議來做一些前期的研究,提出修改意見,在兩岸目前的經貿深水區中能夠初步降低貿易障礙。

長期來看,要以建構兩岸共同市場為目標,亦須達成兩岸之間勞動資本生產的自然移動。

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關於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已經成為大陸對台政策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個重要論述的指導下,「新四通「的建設實際上已經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發展方向。

一是大陸政策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設中已經形成一套非常完整的論述體系,二是為未來建構兩岸共同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也為理論研究和理論探索提供了好的發展方向。

▲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視頻截圖)

盛九元認為,建構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所面臨最大的困境就是民進黨當局的阻撓與限制。

因此應思考如何盡快恢復兩岸溝通對話,特別是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兩岸溝通對話,促進兩岸機制化交流合作的形成。

其次,未來在兩岸產業經濟合作、建立共同研發標準方面,應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徑,比如發揮民間活力,讓民間在這些領域里進行更多新探索。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盟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之下,有幾個重要的變數會影響到兩岸之間的經貿交流。經歷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之後,全球都要努力復蘇經濟。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盟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視頻截圖)

台灣與中國大陸非常幸運,這兩年我們的經濟都有極佳表現,但是展望未來,全球的經濟能不能夠順利復蘇,台灣與中國大陸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徐遵慈說,中國大陸是周邊國家經濟振興養分的重要來源,台灣則在全球供應鏈,尤其是在半導體和通訊科技產業上的供應鏈扮演著重要角色,這是未來兩岸之間可以攜手合作的關鍵面向。

作為兩岸的成員,非常希望兩岸同時都能夠獲准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因為這意味未來兩岸之間能夠互相大幅度開放市場,同時兩岸也必須要互相遵守高標準的國際規範。

這對兩岸之間彼此可以加深往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亦對兩岸的經濟整合與邁向共同市場會有顯著成效。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認為,共同市場是經濟整合一體化的形態之一,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從長遠上看,主要需實現兩岸之間的產品貿易要素流動的自由化,相應的兩岸產品市場一體化,以及兩岸要素市場的一體化。

具體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要消除兩岸貿易壁壘,實現兩岸貿易自由化與便利化。

二是要消除兩岸投資壁壘,實現兩岸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

三是要消除兩岸勞動力就業壁壘,實現兩岸勞動力就業自由化與便利化。

四是要建立兩岸產業合作機制,促進兩岸產業分工合作與融合發展。

五是要建立兩岸經貿爭端解決機制,維護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可持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視頻截圖)

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李非表示,為了實現兩岸共同市場,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目標,應從自身發展利益和綜合實力出發,探討更加務實可行的政策。

▲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李非(視頻截圖)

首先要完善兩岸共同市場的制度框架,不僅要在已有的制度框架的基礎上,加強兩岸共同市場的制度創新,充分發揮民間機制、民間機構組織的溝通協調作用。

其次,要提升兩岸共同市場的政治空間,聚焦兩岸共同市場的關鍵要點,不斷豐富政策內容,同時制定細緻的配套政策。最後要夯實兩岸共同市場的政策成效,採取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模式,提高大陸對台政策的執行成效,建立兩岸共同資產的區域對接機制。

李非強調,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是和兩岸關係的走向,祖國大陸的命運交織在一起的。通過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實現兩岸經濟的共同繁榮,可以讓台灣人民切身感受到大陸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為中華民族復興創造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