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陳世宗/台中報導】下水道管材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台中市議員張家銨6日指出,農田中的供水、排水管材PVC管若使用品質不良的「次料」管材,可能將塑化劑及重金屬溶出進而影響土壤,對於種植出來食材會產生安全疑慮;她呼籲市府應主動增加管材重金屬及塑化劑的檢驗,以保障市民安全及降低環境傷害。
張家銨表示,根據日本環境廳土壤農藥課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土壤汙染經由水汙染所引起者占80%,另外有7%為農業資材不當使用所引起,例如使用劣質PVC管。她提到,工程用PVC管有「正料」及「次料」的差別,「正料」的工程用PVC管,是由純PVC粉生產而成,不含塑化劑也不含有毒金屬,可回收性也高。
從環保及永續的角度而言,工程用PVC管採用正料,才能對環境產生正面影響;「次料」的工程用PVC管,則是業者以廢料名義,進口「碎料」或「粉料」等回收物。這些回收廢料進到台灣後,透過再生產的過程,添加安定劑等加以固著成形,成本低廉但是耐壓力差,管材用久容易破損龜裂,而且含有鉛等重金屬以及塑化劑。
張家銨指出,中央政府對於供飲用水使用的PVC管有嚴格要求,不得驗出鉛等重金屬及塑化劑;但是對於非飲用水使用就沒有明確規定,以致地方政府標準不一。她質疑,台中市政府就沒有把下水道管材是否含鉛及塑化劑列為檢驗項目,使得公共工程及農地灌溉採用工程用的PVC管材,多是成本低廉的「次料」。
她也說,參考周遭縣市如南投、彰化、台南都採用較嚴格的標準,要求工程用PVC管不得驗出塑化劑,尤其台南市政府在標案規格中要求工程用PVC管必須為新料製成,不但不能驗出鉛,也不能含有塑化劑及回收料。
張家銨強調,農田中的供水、排水PVC管若使用品質不良的「次料」管材,可能將塑化劑及重金屬溶出進而影響土壤,對於種植出來食材會產生安全疑慮。她要求,下水道工程用PVC管的品質除了要符合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市府也應增加管材重金屬及塑化劑的檢驗,甚至為避免不肖業者得標後,私下以便宜的次料代替,牟取暴利,應再加驗歐盟RoHS檢驗標準來檢驗重金屬及增加保證切結書,如此才能有效防堵相關業者,用漁目混珠的方式來規避責任,落實台灣環境永續的目標,也讓農民及民眾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