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溫以理/臺東報導】由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主辦的「花東多元音樂扶植計畫」於今年邁入第五年,為傳承及保存多元音樂文化並激發在地認同,臺東縣區以「歌謠傳唱班」之設立,讓在地人學習各族群音樂,從古調到現代歌謠的歌唱訓練課程保存並傳承族群文化的歷史演變,期盼透過音樂扶植計畫,將音樂活動推廣至村落、社區之中,奠定在地多元音樂文化之基礎,減少城鄉間的落差、尊重多元族群文化,關懷弱勢及偏鄉地區藝文發展,落實文化政策。
自7月起開辦的海岸阿美族語、東魯凱族語、客家語、閩南語及越南語5種族語傳統歌謠班,每一個班級研習35小時的課,由專業的各族語講師,及參加傳唱研習班的部落耆老或是社區中的阿公、阿嬤一邊示範、一邊演唱,學著學著,大家共同喚起久未用的語詞,同時也學習到傳統的歌謠。
此次的魯凱族語傳唱歌謠由杜昌玉及拉法鄔索.拉魯布價克老師的指導,讓學習歌謠傳唱的村民、孩童,不斷的練習母語及用歌謠傳唱來呈現族語之美。成果發表會中由東興村陳興榮村長,唐中未頭目夫人,王淑貞日托文建站督導到場勉勵學童,學習母語及歌謠,要將部落的精神傳承。
成果發表會中,學員共表演了5首傳統歌謠「lalai 讚送頭目家族/aingarongoy讚頌頭目家族/posilivolo感恩/oniyo 祖先的話/tw kalalisiya迎接收穫祭」天籟美音,讓部落的耆老好開心,不禁跟著曲調啍了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