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萬里長城

村民、毛驢、傳統農具與層層疊疊、形狀各異梯田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原汁原味的春耕圖。(陳顗勻攝)

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第二個萬里長城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特派記者陳顗勻/河北報導】八太行山東麓河北涉縣王金莊一帶,用碎石壘起的梯田密布在陡峭山坡上。村民、毛驢、傳統農具與層層疊疊、形狀各異梯田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原汁原味的春耕圖。這裏雖然傳統耕作方式沒有變,涉縣梯田生物多樣性於去年入選全球100+典型案例,農耕文化衍生出的農旅産業為古老梯田注入新的活力。

太行山東麓河北涉縣王金莊一帶,用碎石壘起的梯田密布在陡峭山坡上。(陳顗勻攝)

涉縣梯田主要分在井店鎮、更樂鎮、關防鄉三個鄉鎮,涉及46個行政村。井店鎮王金莊村也是梯田核心區,梯田面積1.2萬畝,由大大小小8萬多塊梯田構成,石堰長度累計將近1萬里,在1990年聯合國糧食計畫署專家稱是「世界一大奇跡」、「中國第二個萬里長城」。

村民、毛驢、傳統農具與層層疊疊、形狀各異梯田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原汁原味的春耕圖。(陳顗勻攝)

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申遺始於2014年,獲得全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18年啟動申報工作,2019年遞交正式申報文本,今年5月9日因疫情原因,聯合國糧農組織以線上核查的方式進行了最後一次核查,核查會上,縣委董書記親自陳述報告,縣農業技術人員現場回答糧農專家的提問,現場還展示了春耕春播及種子銀行運行情況,最後通過核查,5月20日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太行山上話鄉村振興,兩岸記者豫冀特實地聯合採訪王金莊梯田耕作現況。(陳顗勻攝)

涉縣旱作石堰梯田系統有2個突出亮點:一是完整保留傳統農耕。以人工和毛驢為主要勞動力,演繹著現代農村版的傳統農耕圖。讓糧農組織專家感興趣的是王金莊毛驢,毛驢不僅是生產工具、運輸工具;它消耗量梯田生產農作物秸稈,轉化成有機肥返還到田間為農作物生長提供養分,梯田生產的糧食、蔬菜是純有機產品。

村民、毛驢、傳統農具與層層疊疊、形狀各異梯田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原汁原味的春耕圖。(陳顗勻攝)

二是梯田生物多樣性。王金莊保留傳統農作物老品種有171種,玉米不僅有70年代種植的金皇后、白馬牙,還有比這更早的三糙黃、三糙白,這些品種儘管產量低,但是品質好、好吃,就是常說的「有玉米味的玉米」。穀子老品種將近20個,其中有個品種叫「老來白」,已經連續種植100多年,現在家家戶戶還在種,就是因為這個品種磨出小米好吃。

去年當地協會組織了一次小米品嘗大賽,把不同品種的小米進行編號,用同一種方法燜制、熬粥,然後品嘗打分,老來白得分最高,獲得了第一名。涉縣梯田生物多樣性也於去年入選了全球100+典型案例。

受到經濟大潮的影響,農民種地積極性普遍降低,常年種地男性村民年齡都在55歲以上。(陳顗勻攝)

受到經濟大潮的影響,農民種地積極性普遍降低,常年種地男性村民年齡都在55歲以上,他們也知道農業生產付出大,收益低,但是他們是用對土地的情感、情懷在種地。隨著年齡下降,對土地的情懷就越來越淡漠。所以必須獲得保護。

農民種子銀行提供各種榖物種子讓農民種植,實質增加農民的收益。(陳顗勻攝)

數百年來,當地百姓鑿石壘堰,覆土務農,建成規模龐大太行梯田;近年來當地圍繞旱作梯田農耕文化,挖掘石頭文化、毛驢文化、飲食文化,建成旱作石堰梯田係統王金莊研究院和梯田展館帶動農旅産業的發展,農耕文化衍生出的農旅産業,為古老梯田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