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陳世宗/台中報導】台中市大里工業區通往太平區的新仁橋完工20年,近年當地發展迅速,人車往返密集,但有民眾向市議員張芬郁、張玉嬿反應這條橋「不給人走」,希望畫設標線型人行道,農曆年前兩位議員邀集相關單位辦理會勘討論。建設局強調示,將朝設置人行便橋方案評估辦理。
張芬郁表示,在人本交通呼聲中,道路交通設施不足處,備受民眾關切,尢其是早期規劃不完善的原縣市,問題更嚴重,新仁橋在2004年3月興建,跨越頭汴坑溪連接大里工業區和太平區,是當地交通要道。
張芬郁指出,隨著大里工業區發展成熟,及大里十九甲地區、大平往光德橋一帶人口迅速成長,民眾反應新仁橋「不給人走」,若要步行或騎腳踏車,大小車輛從旁呼嘯而過,非常危險。
黃姓民眾建議,現有橋面寬度15米,現有4個車道,每個車道配置寬度大約3.5米,他建議各縮減一些寬度,增設雙向0.9米的標線型人行道,讓步行的民眾有橋可走,而且車道縮減也可讓降低車速。
農曆年前,市議員張玉嬿和張芬郁邀集建設局、交通局等多個單位現場會勘,討論可行辦法。
張玉嬿說,新仁橋是進出工業區要道,現場車輛往來密集,尢其大型車輛相當多,機車騎士也不少,現有橋面已無法供民眾安全通行,她表示,新仁橋往大平地區持續發展,附近也有建案興建中,未來遷入人口會更多,一定會面臨民眾通行需求,必須儘速著手規劃。
交通局表示,若採縮減車道畫設標線型人行道,每個車道會只剩3米,人行道也僅有0.9米,無法再設置其他安全設施,反而造成人車爭道,相當危險,不贊成採縮減車道方式辦理。
建設局指出,新仁橋橋梁跨距為250米,如設置實體人行道,也必須考量橋梁載重,以目前原設計無可設置實體人行道的條件,交通局也不建議設置標線型人行道,將朝設置人行便橋方案錄案評估辦理,但也不諱言經費不低,短時間難以完成。
張芬郁和張玉嬿強調,就現場車輛往返情況,設置人行便橋同時可供腳踏車使用,是最安全方式,要求建設局積極辦理,在市長盧秀燕任內就可看見成果,而非束之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