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凃珮雅/台中報導】臺中市議會26日教育文化委員會業務質詢,市議員施志昌、林祈烽與黃守達議員一同關心文資建材銀行的進度,施志昌期盼文資建材銀行能協助有歷史意義的建材能夠保存再利用,並且配合匠師工藝傳承保存傳統工法技術。對此,文化局長張大春回應表示,目前已有部分文資建材保存於大里菸葉廠,今年文化部文資局也補助223萬規劃管理評估系統,最快十月啟用。
施志昌表示,至今年為止,國定古蹟、市定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與聚落建築群就有177處,而這些建築在整修的過程中,會「需要」或「產生」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文資建材,想請問文化局長張大春,現在這些產生或在整修過程中需要的建材通常都怎麼處理?張大春回覆,目前部分保留在大里菸葉廠。
施志昌指出,107年3月時,當時林佳龍市長有規劃要在大里菸葉廠設置「文建資材銀行」,目的就是要讓許多古蹟優良建材,包括材料、門窗、木料、磚塊、水泥瓦等舊料及雕刻構件等,可回收妥善利用。他詢問,目前是否還有這樣的規劃?
張大春表示,今年文化部文資局也補助223萬規劃管理評估系統,而文資建材銀行最快今年十月就會啟用。
施志昌表示,文資建材銀行有兩個重要的面向,第一,就是這些文資建材的保管與利用,第二,就是傳統匠師工法的傳承。
他指出,像是在大甲,其實有很多古厝但本身不具文資身份,因為擁有者家道中落或者是有其他考量,而選擇賣出。在這過程當中,其實有很多建材其實極具意義,甚至有古董商會去收購,或者是有些追尋「古味」的商家會去找這些建材來做裝修。
所以文資建材銀行,也是一個可以納入這類型建材的管道,看這些古厝的擁有者可以捐獻,或者透過文資建材銀行成為一個開放平台,讓這些文資建材的利用極大化。在台南就有全台第一座文資建材銀行,目前營運2年多,收存舊材近9000件,若以材料市場價格計算市值近1200萬元。
施志昌表示,文建資材銀行更應該結合傳承的功能。像是日本京都的古材銀行,不只是建材回收再利用,他們的技術已達到能夠將拆解下來的古屋,按照原樣蓋回去。這重點在於,建築、建材工法技術的保存。
施志昌指出,文化資產保存保法於民國94年修正,增加第八章「文化資產保存技術與保存者」,法規也有關注並期待台灣能保留這些傳統工法技藝。而文化部也有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補助計畫,其中有一項就是補助「修復技術培力、再生媒合平台、教育推廣等計畫」,對於傳統工法技術的保存也正面的助益。
施志昌期盼,現在文化局願意做文資建材銀行,也可以跟這計畫做結合,並與匠師合作傳承工法的部分。一方面開放文資建材銀行做為一般民眾的教育現場,此外,建材銀行也進一步與產業結合,甚至可以與學校單位洽談,結合技職讓學生至建材銀行實習。